第152章 长远规划,通货膨胀(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91 字 2022-10-10

“陛下?”

英國公滿臉的難以置信。

不僅是他,除了內閣四位和戶部尚書郭允厚外,其餘眾人也滿是震撼。

他們知道皇帝有很多想法,也很決斷,但那都是表現在理政之上,沒想到會商賈之事。

看著震驚的眾人,孫承宗暗笑一聲,這位新帝表現出來的能力,讓他驚歎了無數次。

英國公摸著手裡的契約:“你們速度都好快呀。”

禮部尚書劉宗周輕撫鬍鬚:“如果能實施,那麼四百萬頃軍屯田差不多能有二十四萬萬兩白銀,

如果再算上舉(利息),差不多在二十九萬萬兩,

平均每年近一萬五千萬兩,支撐軍餉很輕鬆,但這裡又有兩個問題。”

“第一,售賣田地也就是二十年的期限,可二十年之後怎麼辦?”

“其次,四百萬頃很多,加上百姓手裡的,合計五百五十萬頃左右,人均不到三畝多,還是差了一些,

宗室和士紳手中的田還是得想辦法弄出來。”

群臣大部分也是點了點頭,雖然解決了售賣的問題,但一個是一錘子買賣,即便是省著點,五六十年後也要耗空了。

一個是不夠的問題,解決不了,前期做的都白費了。

崇禎心裡嘆了口氣,讀書人果然大多不通商賈,嘴裡喊著民生疾苦,卻不知道怎麼做。

“第一個問題,地賣出去以後,朝廷有錢了,是不是需要修橋鋪路、興水利、建書院等等,

做這些工程是不是需要百姓?

加上種田所得,百姓手中就有錢了,我們是不是得想辦法讓百姓把錢花出來?”

“花出來?”

劉宗周下意識問了一句,隨即道:“不是手有餘錢嗎?花出來怎麼有餘錢?”

不待崇禎回應,戶部尚書郭允厚出聲了:“劉大人,銀子流通了才能體現價值,

大明有一萬五千萬人,如果人均存銀二兩,那市面上就沒有什麼銀子了,

朝廷怎麼給軍士發軍餉?怎麼採購等等?

那朝廷只有去挖銀礦來解決沒錢的困境,一面挖礦一面存銀子,

那有朝一日一兩銀子的購買力最終只有半兩,甚至更低了,

為什麼歷朝歷代沒有大量挖銀礦的根結所在了,

所以只能讓百姓花出來,讓銀子流通,手中有餘錢不等於存錢,我這麼說,您能明白吧?”

不止劉宗周,連秦良玉等人也是有些錯愕了。

“郭愛卿所說不錯,這就是通貨膨脹,銀子還是一兩,但購買力變差了,那百姓就損失了,所以得花出來。”

崇禎說完喝了口茶,隨即又道:“花出來在哪些地方呢?酒樓、客棧、胭脂水粉、成衣……等等地方,

那這些店鋪數量就會增加,店鋪增加了就需要請人來幫忙,又能增加百姓收入,

而朝廷要做的就是徵稅,現在的商稅一塌糊塗,朕記得萬曆六年,茶稅中,雲南17兩,浙江約為6兩,何等的可笑!”

崇禎說這話的時候,聲音冷厲,滿滿的殺意。

眾人解釋沉默不語,稅的問題一直存在大問題,他們是知道的,但涉及很多問題和利益。

不是某一個人能解決的。

崇禎掃視眾人一眼:“當然了,稅制的改變需要時間,也不是現在,現在當務之急是把田地弄出去。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