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职业化路线,英国公的质问(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233 字 2022-10-10

“廢除衛所制,合併衛所,保留精銳,走職業軍士路線。”

“廢除軍戶制度,自此以後,軍戶和民戶沒有任何區別,民戶享受了,軍戶都能享受。”

“廢除軍戶屯田,所有軍屯田全部收回來。”

“自此以後,軍就是軍,職責是保家衛國,守土拓疆,

民就是民,職責是開荒種地,促進各業百花齊放,各幹各的事,互不干涉。”

崇禎一連說了三個廢除,聽的眾人心中齊震。

也能聽出崇禎廢除衛所制的決心。

職業化軍士路線,這是他們第一次聽說的,李邦華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鈍,您說的職業化是什麼意思?”

“說的通俗一些,軍士將成為士農工商四業之外的第五業,國家與軍士簽訂契約,職責更加單一和明確,服役一定年限後退出軍隊。”

“初步設想,兩京十三省根據面積大小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五萬人的精銳,

九邊根據防線和地理位置,保留三到十萬的數量,

加上禁軍和京營,大明最終的數量保留在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萬人。”

“另外再招一批約為三十萬左右的兵募(預備役),平時和職業化軍士的訓練一致,

但不負責守土拓疆,作為職業化軍士的補充力量,戰時也會作為預備兵力投放戰場。”、

“這麼算下來,總計是一百八十萬軍士。”

眾人再次被崇禎的規劃給震撼了,畢竟以前都是衛所制、府兵制和募兵制,這種走職業化路線的的好處多多。

諸如調動的及時性、訓練和指令的統一性、軍隊的純粹性等等,最終形成強悍的戰鬥力。

英國公張維賢眉頭緊皺:“陛下,整頓衛所臣是極力贊成的,職業化軍隊好處也多,但問題也不少,

例如軍餉。即便是一百二十萬正式軍士,每人按十八兩算,一年就是兩千兩百萬兩,

三十萬兵募按一年十二兩算,一年也需要三百六十萬兩,

再加上吃喝兵器等等,一年至少五千萬兩白銀或者等價的東西,這筆龐大的開支朝廷根本無法負擔。”

“英國公,您算的沒錯,但有一點是有偏差的,兵募不一定給軍餉,

或者給那麼高的軍餉,這就好比現在的役,他們給官府幹活,官府也沒給銀子呀。”

英國公說完,不待崇禎回應,李邦華出聲了,隨即又道:“還有吃喝這些,朝廷雖然廢除了軍戶和軍屯,但也不是說不留田了,

臣在想,兵募能不能直接放在各省,例如陝西有三萬預備役,那朝廷留十萬畝良田就行了,

訓練的同時種種地,就當是鍛鍊體力,或者找當地人幫忙種,

十萬畝良田種的好一年能產出三十萬石糧食,滿足三萬預備役的需求很輕鬆,

多的還能供給職業化軍士,甚至賣了發他們的軍餉,

這中間的過程我們設定一些制度來監察,避免衛所制中的弊端就行了。

算下來,朝廷每年只需要支付給職業化軍隊三千萬到三千五百萬兩白銀左右就足夠了。”

英國公聽了李邦華前面的一番話頓時眼前一亮,有搞頭呀。

但聽見三千五百萬兩的時候,頓時翻了個白眼。

沒好氣道:“國庫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哪來的這麼多銀子?一年湊湊是可以,但十年二十年呢?”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