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开海禁的真实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72 字 2023-12-29

“整個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和那些被掠奪的國家做生意,還能和那些強大的國家做生意,

大明的瓷器、茶葉、絲綢、漆器等賣到海外去,價格能翻上數倍、數十倍,賺大明百姓的銀子,不如賺海外諸國的銀子。

如此,大明境內的百姓就能有許多工作,進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到時候商人想去海外做生意,那關稅就不是三十稅一了,而是一成、兩成、甚至三成了,

因為我們要動用大明水師護航,震懾諸國,如此以來稅收能大幅度的增加著,這其中的邏輯本閣說的可算明白?”

說到這裡,袁可立轉身,朝著龍椅上的崇禎行禮,表示自己講完了。

嗡……

群臣被袁可立的結論給震的腦袋嗡嗡響,滿臉的不敢置信。

開海禁這事,他們早已經在心中認定了,是早晚的事情。

朝廷自太祖開始為什麼要實行海禁政策?首先是維護穩定,禁止海上私人貿易,最終達到陸地交易,進而增加稅收。

其次則是沿海倭寇的襲擾,不僅劫掠商船,更會登陸破壞沿海居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海禁就減少了海上的傷亡和損失。

其三則是維護小農經濟,說白了還是重農抑商策略的延續。

但是嘉靖中後期,倭寇威脅緩和後,立刻就迎來了隆慶開關,就有了福建月港的繁榮。

明年覆滅了扶桑之後,朝廷不說立刻開海禁了,海運應該是可以的,時機成熟後再開海禁

但沒有想到皇帝早不僅已經規劃好了,且已經有了實質化的動作。

他們都看過《大明會典》,其中記載了很多關於太祖、成祖時期海外諸國進貢的珍奇和諸國對大明物產的喜愛。

海外諸國有三大類,一是海外珍奇:瑪瑙、水晶、象牙、犀角……等等;

二是手工業原料:琉黃、牛皮、紅銅、錫……等等;三是手工業品:金銀器皿、塗金裝彩屏風、灑金廚子、灑金文臺……等等。

這些東西在大明境內可都是極為搶手的東西,也只有一些貴族才能擁有的。

而大明的瓷器、絲綢、漆器等在海外那比他們進貢大明的東西更加的搶手,一件民窯的精緻瓷器在大明可能值半兩銀子,但到了海外,那至少值十兩。

漆器那更是天價,翻個三五十倍、上百倍都是正常的,而且都是有價無市的存在。

可這些玩意在大明雖然耗費時間,但幾乎是取之不竭的存在。

這其中的利益有多大,用一本萬利來形容都不為過。

而自辯證過後,退到門口當做透明人的席端樊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神色,隨即臉上滿是興奮之色。

只要允許他們出海經商,別說交一兩成的商稅了,哪怕是對半分,他們都願意。

甚至他有一個大逆不道的猜想,成祖時期鄭和七下西洋,難道真的只是宣揚身為天朝上國的大明國威嗎?

不,是因為朝廷借海禁壟斷了海貿的這塊肥肉。

成祖一生都在征戰,五徵漠北,遷都修城,運河改道,永樂大典,光靠大明境內的銀子就是杯水車薪。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