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77 字 2024-01-11

“第一個原因,就是未來耕地不足的問題了。

第二個原因,遼東之地幅員遼闊,但人口極少,這對掌控遼東之地不利。

第三個原因,遼東之地,資源極為豐富,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但這都需要人口。

所以,臣以為,移民遼東屬於必須要做的,既能緩解關內耕地需求的壓力,又能將遼東發展起來,

漢、蒙、朝、女真、蠻夷各族通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此將遼東徹底的融入大明的疆域之中。”

孫承宗說出原因之後,眾人面露思索之色。

三點原因,每一點都是必須要做的。

當年太祖將遼東納入大明疆域,只是設立了遼東都指揮使,到了成祖年間,才設立奴兒干都司。

但都是採用羈縻制度,確保女真各部酋長承認明朝的宗主地位,實際控制權還是女真各部手上。

遼東之地從未徹底的與中原融合在一起,以至於土木堡之後,女真各部態度開始傲居了起來,對大明虎視眈眈。

以至於出現了建奴起兵,為患大明數十年的事情。

這就是典型的打下來了,卻守不住。

遼東如此,烏斯藏、西域都是如此。

見皇帝沉默,袁可立也出聲了:“陛下,自東漢至今,已經發生了四次大移民,

第一次是東漢末年,北方蠻夷遷入內地,與漢人居住在一起。

同一時間,北方漢族遷至南方長江一帶,讓南方得到了極快的發展,人口約七十萬人。

第二次則是安史之亂,為躲避戰亂,北方百姓逃往南方,給南方帶去了新的技術和文明。

第三次則是北宋末年,這次不同以往百姓們被迫遷移,而是因為女真族的侵略,

皇帝主動帶著百姓和臣工南遷,江南第一次成為政治中心,也因此蓬勃發展了起來,此次遷移人口達五百萬之多,

第四次則是我大明初年,北方人口一落千丈,太祖下令遷移人口,總數達到一千三百四十萬人。

縱觀歷史,每一次的遷移,雖然耗費巨大,但都讓遷移之地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從長久的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

“陛下,此次遷移和以往不同,以往都是因為躲避戰亂等原因被迫遷移,但此次是讓百姓主動遷移,且不是急於一時,

剛剛郭大人說了,二十年內沒有太大壓力。

只要在這二十年內,讓百姓看到遼東之地的巨大潛力,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去了。

諸如耕地充足、畝產遠超內地、朝廷政策傾斜、互市發展良好等等。

最關鍵的是大明國庫充足,等到工業研究院的那種運輸工具出現,遷移就不用長途跋涉、餐風露宿、缺衣少食、病死途中了,

沿著各水系運河、經海運,短則半個月,長則個把月就到了。”

……

“諸位愛卿,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

崇禎打斷了眾人的話:“二十年內無壓力,若是二十年後,農業研究院研究出了提升畝產的方法或者找到了高畝產的農作物,就無需移民了。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