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阿拉伯数字,相得益彰(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83 字 2023-03-27

徐光啟眼中滿是思索之色,提筆在旁邊的紙上又是畫圖又是計算的。

“如此算下來,新的一尺約等於三十三釐米,對木工尺和裁衣尺倒是影響不大,都是單個的,人為調整就是了,

其次是和量地尺相差不到半……釐米,臣計算過一畝、十畝、百畝的誤差都不算大,臣以為新的尺子長度可以按照陛下所說定下來。”

對於徐光啟的表現,崇禎很是滿意。

這個時候的田地面積可不是後世的那種六百六十平方米,而是有特殊規定: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畝百為頃。

如果新尺子誤差過大,整個大明的田地都得重新量,工作量太大了,對賦稅都是極大的影響。

很明顯,徐光啟考慮到了,也驗證過了誤差,才最終得出了可行的結論。

“既然可行,那就按這個標準,重新制定尺子。”

說到這裡,又將桌子上剛剛畫好的尺子樣式遞給了徐光啟。

“這是朕新設計的尺子,你們看看!”

徐光啟接過紙張後,眾人圍了上來,看著紙上的樣式,眾人眼中疑惑。

唯有徐光啟、畢懋康、孫元化三人眼中露出驚異之色。

“徐院長,您這是怎麼了?”

“這尺子有什麼不對嗎?”

聽著眾人的詢問,徐光啟將紙張遞給了眾人:“諸位看看這尺子有什麼不同嗎?”

新式尺子和大明原本的尺寸在樣式上沒有什麼不同。

只是將原本尺子上用於表示分、寸的星改成了長短橫線,其次是增加了一個毫的刻度,再者就是比原本的尺子上多了一些符號。

而正是這些符號,讓徐光啟三人驚異。

袁可立看著紙上的樣式,疑惑道:“徐院長,這些符號可是有什麼說法?”

“還真是有些來頭!”

接過紙張後,徐光啟提筆在另一張白紙上將符號重新寫了一遍,更容易讓眾人看清楚。

“諸位,這些符號,稱之為天竺數字,現在叫阿拉伯數字,大約在唐朝的時候,這些數字隨著佛學東漸曾傳入過大唐,

但並未被當時的書寫方式所接納,一直未流傳,我也只是在一些古籍中看到過記錄,

而後大約在南宋的時候,伊斯蘭教又將這些數字帶入中原,但又沒有成功,

這幾年西方一些國家到了大明周邊,我們這些受過西洋學的人接觸,也翻譯了一些西方的算學著作,

因為大明沒有推廣,怕看不懂,也是將這種數字改成了漢字數字,沒想到陛下將這種數字放在了尺子上。”

徐光啟說完又在紙上將阿拉伯對應的數字標上了漢字的一、二、三等以及大寫的壹、貳、叄等等,眾人看的一目瞭然。

聽了徐光啟的解釋,眾人恍然大悟。

崇禎放下茶杯,淡淡道:“啟用阿拉伯數字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種數字具有筆畫簡單、結構科學、形象清晰、組數簡短的特點。

諸位也看到了,火器、工業的研究,對數字的使用很大,

還有很多的計算,再使用漢字數字書寫上就有些複雜了。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