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红夷大炮,王承恩的异想天开(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91 字 2022-08-29

“皇爺要研製火器?”

王承恩渾身一震,下意識的就說了出來。

對於王承恩的反應,崇禎也是有些意外,好奇的問道:“你知道這三人?”

王承恩低聲道:“皇爺,奴婢知道。”

自崇禎登基以後,他作為崇禎的貼身中官,特別是被方正化點醒後,對大明朝的四品以上官員的履歷雖不敢說都清楚,但至少能知道這些人的一些大事蹟。

“皇爺,這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火器有很深的研究。

特別是孫元化,聽說在寧遠大戰中,他在寧遠城佈置了11門大炮,將努爾哈赤轟成重傷,然後病死了,

可以說寧遠大捷,孫元化功不可沒,事實也證明築臺製炮是抗建奴最佳方略,

可惜被魏忠賢給弄的辭官回鄉了,真是可惜。”

“這麼說,你是覺得火器大有可為了?”

“是的,奴婢以為大有可為。”

王承恩沉思了一下:“皇爺,火器的威力毫無質疑,殺傷力遠大於刀箭,遠距離攻擊,

雖然我大明的火器種類繁多,但都存在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裝彈慢、炸膛率高、下雨無法使用,

但是從太祖時期到現在,火器的種類越來越多,威力越來越大,不少當時研製時的劣勢,隨著時間慢慢的都有了改良,

所以,現在火器存在的問題,說不定哪天就改良了,那火器必將是戰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既然你如此推崇火器,那咱們去看看紅夷大炮的威力,擺駕德勝門,通知英國公抽調神機營炮手到德勝門待命。”

“奴婢領旨!”

王承恩迅速的去安排了。

崇禎上次去德勝門觀看閹黨行刑的時候,在城牆上看到過幾架紅夷大炮。

既然想研製火器,那就要先對大明的火器有所瞭解,道聽途說只能影響判斷。

等了足足半個時辰,李若漣親自趕到東暖閣,帶著兩個百戶的錦衣衛,眾人輕裝簡行直奔德勝門。

雖然讓他們低調,但出了皇宮,到德勝門的路上已經有許多五城巡城司的軍卒在巡邏著。

連方正化聽說後,也放下手上的工作,護衛在他身邊。

等到了德勝門城樓的時候,剛好遇見了帶著神機營炮手匆匆趕來的英國公。

“英國公,朕聽聞這種大炮在寧遠大捷中打死了努爾哈赤,朕想見識一下,你為朕演示一下吧!”

“臣領旨!”

英國公雖然不知道崇禎是玩哪一齣,但還是讓炮手準備著。

片刻後,崇禎看到了大明的神兵利器。

大炮管長3米,口徑足有孩童小腿粗,炮身有6道箍,尾部形如覆笠,頂端有球珠。

崇禎上前觸摸著大炮,感受著炮管上的冰冷,心裡微微有些感慨。

“開始吧!”

崇禎往後退了幾步,幾名炮手抬著幾個小箱子上前。

現場攪勻火藥,用炮杵在炮管中壓實,放入實心彈。

這一過程看的崇禎嘴角輕微扯動,他是真怕摩擦出火星,然後轟的炸了。

別看這幾步簡單,但操作起來極難,需要炮手有豐富的經驗,火藥壓實了燃燒慢,鬆了衝擊力不夠。

“陛下,還是再退後幾步吧,這東西有炸膛的危險。”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