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两害相较取其轻,秋后算账(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208 字 2023-03-20

這段時間他斷斷續續的看了一些遼東的資料,有了些新的想法。

尤其是建奴破關後,他更是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有了幾種假設,並且不斷的問自己,假如發生,大明能挺的過去嗎?

第一、如果沒有關寧錦防線,明軍退守山海關,那建奴從龍井關入關,攻下遵化和三屯營後,調轉方向,直撲山海關,裡應外合之下,山海關是不是還能守的住?

他問了自己很多遍,如果還是歷史上的走向,大明沒有自己這種提前得知的情況下,山海關九成可能性被攻破。

山海關一旦破了,整個大明北方將徹底的無險可守。

第二,關寧防線縱深四百餘里,寬度在十五到三十里左右,按照每年屯田收入十五萬兩算,那至少能產生百萬石糧食。

這對於半遊牧民族、農業落後的建奴來說,絕對是一大助力。

擁有了遼西走廊,建奴就能農耕發展壯大自身。

第三,如果建奴在山海關外建一座大城,堵住遼西走廊,那麼明軍就只能困在山海關內。

以明軍的戰力,想通過遼西走廊,去收復瀋陽、遼陽等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說,每年花費幾百萬兩銀子,為什麼不拿去練兵,崇禎只想說去他媽的。

他來一年了,錦衣衛調查的結果,讓他覺得,大明能堅持十七年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整個大明的軍隊,九成都在從上到下的撈銀子,朝廷撥下去,最終到了軍士手中,可能十不存一,訓練更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能,訓練一支野戰軍需要多少時間,能不能擋住建奴騎兵都是未知。

最關鍵的是,黨爭激烈,群臣不一條心,武將畏戰,士兵惜命,能打贏才怪了。

在他看來,孫承宗提出關寧防線,在當時局勢是正確的,既是主動防禦,也是為將來反攻做準備。

但需要內修朝政,外聯蒙古,關寧防線才能達到完美效果。

至於說是不是藉著修防線養肥了遼東將門和養寇自重,只能說兩害相較取其輕,沒辦法的事情!

可惜崇禎登基就把察哈爾的歲賜給取消了,激怒了察哈爾,以至於給了建奴蒙古借道的機會。

“臣……叩謝陛下天恩!”

孫承宗被議論聲驚醒,瞬間跪在地上,朝著崇禎行禮,聲音都在顫抖,老淚縱橫。

“孫愛卿,起來吧,此等榮譽,你配的上!”

崇禎說完,也站了起來,走向禮臺中間。

“諸位,此次封、賞千人之多,可以說是大明開國除太祖以來的盛舉,諸位高興嗎?”

“高興!”

歡呼聲直衝雲霄,如不是場地受限,百姓們估計都能跳起來。

“但朕高興不起來!”

我……

什麼意思,史無前例的大勝仗還不開心,非得等建奴滅了你才開心?

“因為這場大勝利是用十餘萬將士的生命和累累白骨換來的,而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范文程、孔興燮、朱純臣、朱國彥、賈維鑰、馬思恭等人。”

“將他們帶上來!”

一群人被押進了觀禮場地中央。

看著跪著的眾人,崇禎滿臉的憤怒:“他們中,有你們熟悉的,也有沒聽過的,孔興燮、朱純臣就不用介紹,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