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崇祯的底气所在,火器研究院的DNA(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86 字 2023-08-12

“陛下,流水線成功後,我們又調回了各邊鎮部分的熟練工匠,效率大大提升。

目前火器研究院的顆粒化火藥每日產出已經達到了五百左右,月產出一萬五千斤,從三月至今,火器研究院共產出顆粒化火藥九萬五千斤,

按照陛下要求,一成備用,一成做成定裝藥管,大約是十五萬顆,但各軍都需要訓練,估計也沒有剩餘多少。

兩成是掌心雷,三萬八千顆,但前幾日被御雷營調走五千顆,目前三萬三千顆,

兩成做成轟天雷和兩成飛雷炮彈,數量都是一千八百顆,

兩成燧發地雷,數量是九千五百顆,但因為地雷不穩定,沒有添加火石頭,如果要用,得三四天的時間添加火石。

因為燧發槍的出現,現在已經停產了火繩槍,全部改成了燧發槍的流水線,

但火槍製造最大的限制是銃管,所以效率一直提升不起來,每天大概能生產一百二十柄燧發槍,

目前已經制造出的燧發槍,全部調撥給了騰驤四衛和禁軍、京營。

佛郎機炮和虎蹲炮等每天也能產出三五門,目前各有四五百門。

至於以前普通的火藥,只要原料夠,一個月生產五十萬斤都不是問題,而且會比之前更好一些。”

一項項數據從徐光啟口中說出,眾人聽的心神搖曳,更多的是震動。

他們沒有想到火器研究院竟然產出了這麼多的火器,而且都是改良之後的,這近半年的製造是以往三四年的總和了。

“可惜了,時間不對,若是現在是七月份,臣一定請戰,親率大軍直指瀋陽!”

“是呀,現在是九月中旬,北京到寧遠一千多里地,大軍行軍得大半個月,等到寧遠都到十月初了,

近些年十月份北京都已經結冰了,更何況再往北千餘里地,寧遠那邊現在白天倒還算好,晚上都點水滴凍,

若是再下一兩場大雪,數十萬大軍的戰力可就要降到最低點了,而自幼生活在東北的建奴已經習慣了嚴寒,對明軍很是不利。”

“為什麼蒙古諸部都是在秋冬時間南下,一是因為秋收糧食多,二是戰馬的秋膘,狀態最好,三則是天氣,影響明軍但卻影響不了蒙古諸部。”

“有道是六臘不興兵,天氣太冷對士兵影響很大,且對運輸是極大的考驗,如果大雪導致補給遲到幾天,那就不戰自潰了!”

“也不急在一時,按照火器研究院的這個製造進度,開春之後,只要建奴、扶桑、蒙古諸部敢攻擊寧遠,他們就能讓對方來多少死多少。”

……

崇禎在一邊聽的也是直點頭,這個時機實在是太尷尬了。

早一兩個月,軍需儲備不夠,晚個把月天氣又制約著,只能等著,好在再拖幾個月對明軍是有利的。

看著眾人震撼的神色,崇禎嘴角掛著一絲莫名的笑意。

若是他們知道,真實的數據在現在報出的數據上再增加兩成,他們會更震驚了。

火器研究院的大明最高機密所在,那句話說的好,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讓你看到的,你瞭解的都是我想讓你瞭解的。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