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7章 访谈(1 / 2)

 都市種田 / 都市 2120 字 2022-10-17

訪談圍繞著瑞信展開,從附近的人說到搖一搖,又從搖一搖說到最近大火的朋友圈。

主持人道:“請問朋友圈這個創意是怎麼來的,這個功能的目的是什麼呢?”

李睿道:“這個問題簡單來說,是希望用戶們多多利用瑞信來交流。我們在用戶的使用過程中發現一個問題,很多人把通訊錄裡的關係都導入了瑞信,可是導入了不代表他們就會交流,如果彼此沒有產生實質有效的交流,瑞信遲早會被他們遺忘掉。所以我們設計了朋友圈功能,作用是希望通過看到朋友的動態,瞭解到朋友的近況,最終有一個可以跟朋友交流的契機和話題。這是讓瑞信從陌生人社交到熟人社交邁進的關鍵一步,也是讓瑞信上的信息流動起來的一步。”

主持人驚訝的道:“原來這個簡單的功能裡面還有這麼多的想法?”

李睿糾正道:“朋友圈看起來簡單,實際上為了實現這個功能,我們的團隊經過半年的設計和嘗試,推翻了幾十個方案,才最終採用了現在這一種。”

他在吹牛,但沒有人會反駁。

主持人忙道:“是我想的太簡單了。這麼看來,朋友圈本質上是一種社交的延伸?”

李睿道:“可以這麼說,也可以說它另行開闢了一個社交場所,別看朋友圈按照時間顯示,但它不是一個時間流,更像是一個廣場。用戶每天都會走過這個廣場,看到廣場裡一群群人在討論不同的話題,而這些人都是用戶認識的人,隨時可以參加與到任何一個話題的討論之中。用戶可以去打個招呼,參與一下,或者只是看看不說話點個贊就走,看一遍朋友圈就相當於逛了一遍廣場。”

主持人道:“李總的比喻非常淺顯易懂,我也恍然大悟,原來我每天看朋友圈就是在逛廣場啊,可是我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朋友圈設計成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評論和點贊呢?如果能看到不認識的人,不是能更快更大的擴展社交圈子嗎?”

李睿道:“這個設計的初衷是,我們把朋友圈中看到的每個人或者每個話題,當成是兩兩之間相互認識的一個點。而這樣的一個點其實並不是一對一的,而是一對一對一甚至對多的,比如說用戶在朋友圈看到了A好友發的話題,B好友評論了,證明他一定同時認識A和B,然後用戶在評論的時候其實是形成了三個人的討論。這種社交體驗遠比一對一的單聊更有趣味和吸引力。”

“如果再拓展一點的話,朋友圈其實是一個基於熟人和一對多的交流喚醒方式,而這樣的方式是需要保持隱私甚至隔絕陌生人的。”

李睿之所以願意接受這個採訪,其實也是希望藉助訪問來回答公眾和用戶的一些疑問。

朋友圈畢竟是個新生事物,即便暫時領先V信的友圈,也需要一直面對市場的考驗。

如果能通過訪談答疑解惑,為朋友圈積累更多的用戶好感度,李睿願意多接受幾次類似的採訪。

“最後一個問題。”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訪談,主持人也明顯有點累了,“在你的心目中,希望朋友圈最終能給用戶帶來什麼?”

開局同學會上中獎兩億五千萬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