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雇佣兵健全保障体系(1 / 2)

 歷史腦洞 / 穿越 2076 字 2024-01-15

開國之初的退伍,並不能說是一種體制,而更像是一種臨時舉措,

在亂世之中,將軍與士兵的關係要更加親密,像朱元璋這樣的開國之主,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軍隊復員,其用意更多是要,削弱眾開國功臣手中的兵權,

手裡沒兵了,腰桿也自然硬不起來了,

而在大明建國後的常態兵制下,是沒有退伍這個說法的,

是東漢末年,曹老闆搞出屯田制度以後,別人一看,這招是真省事兒啊,

兵農合一的體制為歷朝所沿用,

朱元璋建立的兵制,稱為衛所制,其實也就是拿來前朝的兵制改吧改吧就用了,

一衛一所,按地域分佈,這麼一看就顯而易見,老朱設立這個衛所制度,其最主要目的並不是用來打仗,

不然的話也不會在衛所制度之外,並行塞王領兵,各路塞王手下的兵馬才是真正用來打仗,

而弄出這個衛所制度,戰時作戰,農時種地,

一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二是為了給這些青壯年規劃起來,好叫他們不整日遊手好閒惹是生非,維持社會穩定,

但是,在人少地多的情況下,這種制度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而隨著明朝安居樂業,新生人口不斷增多,人口呈井噴式爆發,再加上,哪怕是極力限制也在發生的土地兼併,

人少地多的情況會逐漸轉變為人多地少,

這時,再使用衛所制度就有些不合時宜了,

衛所制度將兵制和土地緊密聯繫起來,土地夠分還能運轉,但要是土地不夠分了呢?

唐朝時就因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成為了藩鎮割據的濫觴,

唐朝的府兵制度也是將兵制和土地聯繫起來,但因為唐朝時貴族土地兼併極其猖獗,朝廷還沒有反應過來,府兵制度就突然崩潰了,

當時的唐朝皇帝沒辦法,只能強行的改義務兵為僱傭兵,也沒有制定相關的對應規章,從而使得地方節度使的兵力更重,形勢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說,朱雄英很認同內閣的思路,

改革兵制最首要的舉措就是將兵制和土地分割開,而將兵制和土地分割開的第一步,就是這設置不含土地作為獎勵的正規退伍流程,

大明兵制的改革方向無非是兩種,一是保留現在的土地和兵員綁定的義務兵制,或者是,由朝廷招募打仗作為職業的僱傭兵,

招募職業僱傭兵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保證其戰鬥力的情況下,將其完全控制在朝廷的手中,避免叛亂,

內閣給出的答案是,用很優越的退伍獎勵福利制度,來綁死僱傭兵,

試想一下,身為一個由朝廷招募的職業僱傭兵,在軍隊裡就有錢發,不在軍隊裡就沒錢發,

可離了軍隊以後,這些職業僱傭兵也沒有土地,也沒有手藝,

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的留在軍隊中,無論他們有多大的年紀,

就會造成軍隊戰鬥力下降,和貪腐成風,

而反之,朝廷有明確的規章制度,就規定了,只要你擔任職業僱傭兵五年或者八年的時間後,其後提供的退伍軍費,足夠你生存或去投資一些小買賣,

開局老朱哭喪,大明聖孫爬出死棺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