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渡鸦号(2 / 2)

 都市種田 / 都市 2208 字 2023-08-06

“正好去建材城,買幾捆電線回來。”

宋雨不悅的瞪他一眼:

“你自己沒長腿?”

“讓兩個孩子逛逛公園看看電影多好…”

沈青青總算把嘴裡東西嚥下去,連忙接口道:

“雨姐,沒事,前幾天都逛過了”

“現在正閒著沒事,剛好去買材料”

老周也是一陣無語,他們的房子,自己買個材料還不行?

於是兩人把老周採購的活給接了下來。

每天早上送多多去幼兒園,傍晚再接回來。白天有空就去工地轉轉,有什麼需要的兩人就開車去採買。

老周也從雜事裡解脫出來,全力投入到工程監理當中。

自打周餘和沈青青接手採購,建材的花費又進一步上升。

水管、電料,但凡有兩個以上的選擇,那絕對是挑好的、貴的下手。

還好不論兩人再怎麼高標準,這也只是座五百多平的私宅。

按現在的進度和花銷看,只算主體的話,即使再怎麼堆材料,一百多萬也差不多。

即使加上庭院和外牆,和房屋內部豪華裝修。也就是兩百幾十萬。

不出意外的話,能夠完工入住,總花費會鎖死在三百萬以內。

這種既悠閒又充實的生活,兩人才過了三天,就接到老於的電話。

船舶的改裝已經進入尾聲,問他倆要個船名。

新船取名可是件大事,當晚全家召開取名大會,集思廣益,徵集一個最佳的名字.

“叫大魚號!多多最愛吃大魚”

多多的意見被第一個否決,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數學老師的船呢。

“船是你倆的,還是名字各取一字,叫青餘號吧!”

不得不說宋雨這女性思路很不錯,就是字選的不太好。

青魚黃魚也太沒氣勢了。

還不如神舟號靠譜呢。

老周就比較看中氣勢,張口就建議叫個“巨鯤”號。

名字不錯,就是聽起來有點耳熟。

周餘拿起手機一通按,立刻查到同名的。

“爸,這名字不行,不太吉利,您看看…”

老周接過電話一看,合著清朝就有船叫這個名了。

江南造船廠出產的,中國第一艘魚雷艇。

這條船後來的命運不得而知,不過滿清的水師,似乎最後都沉了…

周餘和沈青青也各自想了幾個,一家人想了十多個名字。

最後還是周餘的意見得到高票贊同。

計議已定,周餘立刻回電老於。

“於哥,新船就叫‘渡鴉號’”

老於得了準信,第二天就安排給新船噴上船名。

有了船名,老於立刻申請船檢。

又過了一天,船檢證書也出來了,從頭到尾只花了十幾個工作日。

按說新船送審,週期沒這麼快。不過這款船型,那家破產船廠早就出過一艘。現在只能算小改款,不論是圖紙還是實物,審核只是走個流程。

有了船舶檢驗證書,周餘和青青立刻到船廠找老於。

老於送佛送到西,除了檢驗證書,還給他倆出具了發票、建造合同等一系列相關文件。

這已經是兩人第三次買船,輕車熟路之下,沒用兩天,就把所有相關證件都辦理下來。

從所有權證書到手的一刻起,兩人就成為了這艘新船合法的主人。

社恐釣魚佬:新手福利送老婆!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