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易子而食(1 / 2)

 種田 / 古代言情 2050 字 2023-12-03

蘇雲宛立即接過孩子,左手環抱襁褓,右手食指輕點嬰兒額心。

治癒的力量源源不斷地流入嬰兒體內,發青的面色肉眼可見地紅潤起來。

伍少寒見她收回手指,將廟宇的情形一一回稟。

秦君屹這才知道發生何事,面色冷肅凜然,眼底風暴驟然凝聚。

當朝律法規定,沒有戶籍之人可視為“二腳羊”,人人得而誅之。若有人收留他們,獲連坐之罪。

那些人為了心安理得地享用“食物”,將“二腳羊”冠在弱勢孩童身上。

生為人,枉為人!

馬車奔馳向前,沒過多久便抵達荒廟。

蘇雲宛和秦君屹剛下車,就見留下看守的影衛之一前來彙報。

原來,在這片地界,旱災已經持續了好幾年,莊稼枯萎,水源稀缺,平民百姓的過得深水火熱。

為了活下去,有人舉家背井離鄉,走上逃荒之路。

更多的人派兒女去別處尋找食物和水源,老弱婦孺留守家中,每天忍受著飢餓和口渴的煎熬,祈禱外出的家人能平安歸來,並帶回糧食和水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留守之人的希望逐漸破滅,就算有個別外出回來的人,也帶回令人絕望的消息:沒有食物、沒有水源。

不少村莊已經人去樓空,徹底荒廢。

而逃荒之路上,流民成患,疫病四起。

聽聞這個消息,村民們心中充滿了痛苦和無奈,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彷彿怎麼都逃不過一個“死”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家裡僅剩的一點食物和水源終於用盡。

在這個極端的困境下,人們被迫採取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求生手段——易子而食。

他們把自家的孩童與別家互相交換,以他人的小孩來充飢和維持生命。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心中充滿了痛苦和愧疚,難以下手。於是有人提議,請屠夫主刀。

此舉一呼百應,屠夫為了活下去,一口答應。眾人便以荒廟為據點,讓掉泥的菩薩收服冤魂,以免半夜索命。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事件,突破了為人底線的村民們,已經只剩下求生的本能。

“你是說,這些孩童都是村民的孩子?”蘇雲宛微微蹙眉,轉身看了眼車廂。

嬰童已經睡去,暫留在車廂的軟榻上,沒有抱下來。

裹著他的襁褓髒汙不堪,卻依然能看出布料上乘,刺繡精緻,絕不是普通人家用得起的。

秦君屹顯然也想到這一點,聯想起之前遇到的小刺客,雙眸迸發寒光。

影衛答道:“其中有兩兄弟是例外,他們一個八歲,一個不足週歲,就是伍哥帶著的嬰兒。

八歲孩童自稱連子濯,是江南某地的縣令之子,省親歸途與家人走散,被村民帶回家。

那些村民無法千里迢迢送他們回家謀取報酬,又沒有多餘的糧食養活他們。等了兩日無人來尋,就跟那些交換的孩子一起,淪為了待宰的羔羊。”

話音剛落,連子濯便被帶了過來,或許是得到提點,走到跟前跪地就拜:“多謝公子救命之恩,子濯沒齒難忘。”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