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两种方案(1 / 2)

 種田 / 古代言情 2162 字 2024-01-07

秦家拋出的兩種方案,一是無償贈送土地,日後收取微薄的田稅。二是交付自治權,每年收取比田稅多不少的納貢。

若是將那片地界上的所有百姓遷走,並讓秦家承擔百姓們田地屋舍的損失,那在管轄權上,兩種方案區別不大。

畢竟新住民無論成為佃農還是自耕農,都是秦家從外地引進的,本就聽從秦家調遣。

而秦君屹從始至終,從未遮掩擁兵自固的做派。

昨日收到關隘傳來的消息,秦家西北的家眷隊伍抵達幽州,又添數百護送的強兵悍將。

無論是否繼續和談,或者選擇哪一種方案仔細磋商,對方豢養私兵,已成事實。

要不是幽州轄地寬廣,兵力分散各地,幽州牧也不會如此被動。

秦家就像一頭猛虎,將它放到背靠山脈的北嶺村,無異於放虎歸山。

可惜州牧到現在才反應過來,已然為時已晚,暗恨長史害他!

幽州牧召集所有幕僚,將秦家兩種方案告知,令眾人二選其一。

絕大多數人站第二條,他們的立足點是:

秦家一旦獲得大量土地,必會像北嶺村一樣高築城牆封閉自治,官府的手插不進去,實際與封地無異。倒不如每年收取納貢銀,實現利益最大化。

而寥寥幾個反對者,則恐秦家貪心不足。

今日能要一個縣,明日也可以要一個郡,甚至有一天打入府城,自立為王。

這個口子,絕對不能開!

此話一出,立即遭人反駁:“秦家若真有一天舉旗,無論有沒有新縣,他都會造反。不如趁機多收些納貢銀,用於招兵買馬,增強軍事力量,令秦家不敢輕舉妄動。”

反對者辯駁不過,氣惱道:“那還不如直接把他們困在北嶺村。就北嶺村的平地,根本不足以養活太多人,而要在山上開墾農田,沒個三年別想有收穫,一樣可以起到遏制作用。”

東方先生適時道:“按目前的情況看,秦家無需土地產出,僅靠積累的底蘊,便能供養幾萬人。”

“何以見得?”有人質疑。

“大人封鎖了秦家的糧食採買,可北嶺村那些上萬短工,非但一個都沒辭退,還如常提供伙食。這說明秦家早已收到西北轉移過來的財產,還有一條輸送糧食的暗道,直通北嶺村。”

東方先生的話,令在場眾人陷入沉默。

州牧靜靜地聽著眾人爭辯,心中漸漸有了決斷。

*

時間回到半天前, 秦君屹又一次領著下屬進山,去勘測燕山山脈的地形地貌。

離去前,蘇雲宛交代他回來時採集各種不同的帶刺枝條回來。

待她起床,發現昨夜直接回親兵營的秦君宇,今兒一早回來了。

原來他和外派迎接家眷的親兵們一起,獲得三天賜假。

林氏見到身材變得勁瘦的兒子,心疼得淚盈滿眶,直道“比以前廋多了了,是不是很辛苦”之類的話。

四老爺也心裡酸澀,暗中責備自己不爭氣,需要兒子頂立門戶。

只秦若珊笑意盈盈地看著親哥,眼中盡是崇拜和敬意。

四房眾人終於團聚,坐一起說了好些話。

之後,四老爺要去工地管事,先一步離去。秦若珊還有賬房的活兒,也需要去做事,讓親哥好生歇著後,就打算出門。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