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北岭村城墙(1 / 2)

 種田 / 古代言情 2155 字 2023-12-28

秦楚兩家尚未分配到北嶺村時,北嶺村包括里正和百戶在內,只剩下八戶人家。他們的房子建造在靠近的村口位置,連帶著耕作的田地也緊挨著村口。

而牆體的位置,正建立在他們的田地上,將整個北嶺村的入口包圍起來。

秦君屹和蘇雲宛兩人步履匆匆,很快便走到圍牆下。

站崗執勤的一個將士喝問:“什麼人!”

秦君屹出示了一塊令牌,對方查驗過後,即刻打開大門放兩人通過。

蘇雲宛發現,這座圍牆和民宅一樣,由土坯板築建造而成,只不過在墩臺和牆角處的夯土,還使用了青磚包砌。

說是圍牆,其實說是城牆也毫不為過。

牆體高達十米,基寬十五米,頂寬十二米,完全超過大周朝城牆規制的比例。

那些城牆上尚未完工的部分,是瞭望臺、箭樓、角樓等建築。

放行時,先通過最外面的一扇城門。此門是由百年古木做成的厚實木門,外表包裹著鐵皮、銅釘等物。

入門後,牆洞兩側放著兩架安裝著木刺釘板的車刀門塞,一旦有敵人攻破外門,迎接的就是釘刺騎臉。

牆洞出口還有一扇較薄的活門,能夠在遇到敵襲時快速關閉。

穿過城門後,蘇雲宛回頭望向城牆,心裡複雜極了。

這種規模的城牆,是大周朝第一例。

也是前些時間她與秦君屹閒聊時,談到城牆防禦方面的內容,隨口說出曾經在末世看過的古城牆最強防禦規模數據。

沒想到秦君屹不但記在心裡,還與秦君獻、秦沐以及幾個影衛探討過可行性。

更沒想到,他們會把這設計用在北嶺村,還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就完工大半。

回到茅草屋,蘇雲宛和秦君屹卸去面部偽裝,兩人的替身零七、青瑤也各歸其位。

四人移至廳堂,零七將近日以來發生的大事細細稟告。

原來,在兩人剛離開北嶺村的第二天,幽州治下的郡縣便派人前來學習蓋房和盤炕技術。

不少帶隊的官員眼饞秦家的人力物力,向州牧要人。

州牧董堅本就擔憂秦家藏兵於林,便決意將秦家遷徙到幽州東邊的一個靠海的貧瘠小縣。

那地方遠離州府,又一馬平川,無複雜地形藏兵,還與高麗國接壤,是防止秦家作亂的最佳位置。

然而秦家好不容易抵達幽州,又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住所,豈會像一顆棋子一樣,任由董堅說遷走就遷走。

零七讓人統計近日以來安家置業的所有費用,並翻上一倍,讓秦沐和秦君獻兄弟倆甩到董堅面前,讓他賠償損失。

獨攬大權的董堅自然不可能認下這筆賬,以強硬的姿勢命他們次日就搬走。

兄弟倆回去後,與零七、青玄、伍少寒等人一合計,決定死守北嶺村,與官府徹底分庭而立。

他們加大用工投入,僱傭本地以及臨縣的上萬民眾,爭取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防疫城牆。

楚家在見勢不對時,就通過暗箱操作,將所有分配給他們家的軍田全部買下變為私田。

最開始,劃定的城牆位置,就在楚家新買的這片田地上。

逃荒變蜜月,我慫恿夫君造反了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