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乡试1(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11 字 2023-05-06

不得不說,三人待在一起學習,效率不僅高得多,也沒那麼無趣了。

今年的秋闈定於農曆八月初六,在州城即後世省城舉行。

從府城到州城走水路時間倒是不長,但是需要提前搶訂客棧,許行豐三人都不是差錢的,索性七月二十五便坐船出發去州城。

三人都是參加過文會的,自從對州城是熟悉的,此次秋闈考試地是在城南的考院,幾人稍微問了下路,便順利到了考院附近。

幾人到得早,基本沒有應考的考生來,此時客棧還真是空著許多房,但最後許行豐三人沒有選擇客棧,而是租了個隔考院極近的院子。

三間正房,兩間二房,還有廚房,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之所以選擇院子是因為許行豐覺得院子僻靜許多,方便學習,其次應考考生魚龍混雜,許行豐怕有不必要麻煩,加之三人都帶了書童,自己做飯也是方便,所以便租的院子。

不過此時院子東家也是坐地起價,一天居然要二兩銀子,平時只怕兩百文一天才差不多,翻了整整有十倍,不過三人都不是差錢的主,只要方便,這點銀子倒是無所謂。

三人直到鄉試開始那日才出院子,鄉試早上六點必須進入考場,因此許行豐三人是早上四點起的床。

由於鄉試規定考生必須穿戴整齊、樸素,不能著用錦繡華服,傳統上以黑色為主。

鄉試時間為八月,天氣還炎熱得很,因此許行豐直接準備黑灰青三素色的二十件純棉薄長袍,這樣身上真出汗了,晚上也能換下。

而許行豐今日也穿的是黑色的長袍,看著倒是清爽,其次鄉試不同於之前的縣試院試之類,它是不允許考生私帶食物的,避免任何作弊可能性。

考生這應考九日的三餐食物都按時間發放,一般是一碗粥一碗菜一碗水,這九日的伙食費為半兩銀子,同考試的二兩銀子之前報考時便一同交了上去。

文房四寶,如筆、墨、紙和硯等,這個需要學生自己帶。

其餘的東西只要不犯忌諱,不夾帶私藏,都是可以帶的。

許行豐只帶了幾塊碎布,用來當抹布用,然後帶了些雄黃以及驅蚊的,旁的帶不進去,也沒必要。

許行豐三人都是利落的,不到五點便吃了清粥小菜出發去考場。

從大門出發,筆直穿過巷子,右轉走一百米便到了考院門口,總共都沒用一盞茶的時間。

此時考院門口已經有了不少人了,鄉試的人是比院試多一些的,因為臨江州有十三個府城,算是大的州城,但也沒有前朝宋朝應考人數多。

這是因為大南朝科舉錄取人數少,因而秀才少,而且需通過歲考前兩等才有應考資格,因此應考人數一向不多,這還是臨江州人數多,因此才有三百人左右。

許行豐三人找了個人較少的位置站著,沒同其他人湊堆,這自古以來熱鬧容易出事。

等了大概兩刻鐘,便有官差打開考院大門,同院試不同的是,居然大門裡還有十扇小門,每個門口都配有一個官差,一個文書。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