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农神(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23 字 2023-10-20

許行豐此次出海光是黃金便有一百六十萬兩,換成紋銀即一千六百萬兩,這數目比國庫還多。

有了這銀子,國庫瞬間便充盈起來,許行豐也上摺子希望官家能在各地興建啟蒙學堂。

許行豐所奏也是時順帝所盼,朝堂上亦是無任何反對之聲。

就這樣,在時順三十一年,每個鎮都最少有一所啟蒙學堂。

時順帝也頒旨,鼓勵孩童入啟蒙學堂,學費一年也僅兩百文,比起以前的私塾,實在便宜。

而且出海一事的成功,也讓官家更加重視創發部,同時也重視起為創發部輸送人才的明算科來,因此時順帝另要求各府學增加明算科教學。

就此,大南朝的文教之風算是迎來了第一個頂峰。

而許行豐自從升任戶部尚書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改良水稻,雖然雜交水稻無法實現,但通過篩選,卻可以培養矮種多產的水稻品種出來。

與此同時,作為創發部右侍郎的穩琛經常許行豐取經,問能發明什麼東西,得了方向便回創發部琢磨。

所以許行豐拿著一份俸祿,卻做著兩份活。

時順三十六年,許行豐五十八歲時,培育的水稻種子,已經可以實現平均畝產八百斤。

占城稻雖說也畝產達六百斤,但米的口感卻不好。

而許行豐培育出來的稻穀種子,不僅畝產高,還帶糯性,顆顆飽滿,實算上乘米種。

由於這一重大發明,民間多地自發為許行豐立起生祠來。

又由於拖拉機、割谷機等農業機器也是許行豐製造出來的,民間便習慣稱呼許行豐為農神。

另外許行豐由於這高產水稻的研發成功,正式入內閣,且官家直接加封的是謹身殿大學士,即次輔。

五十八歲的次輔自然是風光無限,但許行豐卻憂心起官家身子來,官家今年五十有五。

帝王向來壽數不高,便以大南朝為例,前三位官家平均壽數便只有五十。

而且近期上朝,許行豐便經常聽見官家咳嗽,這兆頭可不好。

雖說大皇子他們,許行豐都教授過,有半師之誼,現在瞧著品性也都算端正。

但品性一事本就易於偽裝,許行豐不想賭,他覺得現在的官家便極好,絕大多數事情上,都是很支持他的。

性情也比較溫和,不嗜殺,而且自己同官家君臣相處三十餘載,已經磨合得很好了,所以許行豐希望他長壽些,至少讓他幹到退休才好。

有了想法後,許行豐便開始厚著臉皮進宮。

“你是說希望吾以後早晚鍛鍊,並且超過亥時便不要看摺子了?想著吾養生?”

時順帝實在是覺得稀奇,他還是第一次見有臣子特意進宮規勸帝王養生的。

“是,官家您乃千古明君,您長壽才是大南朝最大的福氣。

而且您瞧微臣,是不是看著不太顯年齡,微臣便是去自己剛剛所說那般做的。”

前半句時順帝聽得尤為舒坦,他也十分認同。

這後半句,他聽著就不大舒服了,但他看著許行豐都快花甲之年的人了,居然才四十多的樣子,一時竟也真考究可行性起來。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