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转学(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247 字 2023-02-20

許家這兩年也發生許多事情,萬氏在兩月前生下了個男嬰,家裡皆大歡喜,許發富夫妻把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之前進獻給縣令的白糖沒想到居然上達了天聽,白糖的製作跟鹽一般現在歸屬於朝廷,縣令因此得了嘉獎,升為了通判。

縣令一高興就召見了許老頭,賞賜了兩百兩紋銀,這種意外之財,許家自然歡喜。

而且這兩年許家食肆生意好,正好食肆旁邊的小鋪子也轉賣,大小和現在的鋪面差不多,許老頭把鋪面給買了下來,轉租出去了。

許發運這幾年讀書也很勤奮,五經已經學完了兩經,自然是要往下讀的。

許老頭想著自己和王氏年齡大了,雖然這幾年不下地,身子骨反而比以前硬抗了些,但是這壽數的事誰也說不準,他不想身後兒子鬧得不和睦。

雖然沒有分家,但是大概把家裡的事都清楚交代了下去,以後只要他活著,大房剛出生的孫兒他也是要供著去讀書的。

這鋪面他會看到合適的再買一個,三個鋪面儘量差不多大小,以後三個兒子一人一個,家裡的銀錢以後也是平分。

許行豐將自己明年要去縣城吳夫子處進學的事告訴了家裡,許老頭和王氏自然是高興的,自家孫子越走越遠,現在家裡銀錢有穩定來源,也不用擔心費用的問題。

許發遠與許發文兩兄弟則是羨慕許行豐,不過也都清楚,自己的水平,李夫子足以教授他們了,沒有必要非去縣城裡面,開銷翻倍。

不過兩個人都默默在心裡憋了一口勁,想著自己一定要追上侄子的腳步,不能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許行豐在這個秋假裡面,除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與抄書,便是教授兩個小叔五經裡的《禮記》。

許行豐發現最好的複習方法應該就是教授別人,由此不僅可以梳理知識而且還能發現自己的漏洞。

秋假結束,許行豐便由自己爹帶著到了東街吳夫子的學堂。

東街基本都是讀書出身的人,要麼就是在縣衙辦職的人,所以整條街是最清貴的。

吳夫子學堂的地理位置是極好的,距離縣衙的腳程不到一刻鐘,屬於東街的中心地帶了。

許行豐在秋假期間特地打聽了一番,縣城裡總共有三個學堂,都是秀才辦學的,兩個都在東街,還有一個在西街。

其中吳秀才年齡最長,辦學年限最久,帶出過兩個秀才,算是很不錯的了。

另外一個辦在東街的學堂是李秀才的,他前兩年才考上秀才辦學,也有學生考上了 童生,不過他年紀較輕,還有往上考的心思,所以對學生肯定沒有吳夫子用心。

辦在西街的趙秀才與吳秀才的教學水平在伯仲之間,但他束脩貴一些。

所以總的來說吳秀才是許行豐最好的選擇。

許行豐跟著自己爹來到了吳秀才的學堂,吳秀才的學堂是一座兩進的中型宅子,大門口還有門房,聚集了許多人,看來今天第一天開學,慕名而來的人很多。

基本都是長輩帶著孩子來的,也有一些年齡較大的自己跟門房打個招呼就進去了的,應該是吳夫子的學生。

孩童年齡看著基本在六歲到九歲之間,現在還早,新入學啟蒙的都等在門外,孩童的長輩無趣,便閒聊了起來。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