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会试策问(六)(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76 字 2023-06-15

這官場合合分分皆因利來利往,當初禮部部分官員站五皇子,也就是現在的景王,無非是因為他們覺得五皇子可能登基為帝,為他們帶來升官加爵。

而現在景王成為了他們忌諱的存在,想來如果自己寫關於藩王的策論,只要官家真的要親自閱卷,他們不僅不會壓制,還會為表忠心,將自己的答卷挑出來上呈給官家看。

要知道以前支持大皇子的罷,支持五皇子的也好,現在都人人自危,就怕官家秋後算賬。

所以自己寫藩王,對於這群官員來說求之不得。

至於官家,想來如果自己真寫藩王的,他一定感興趣。

但。。。問題是這藩王的策論自己能寫好嗎?

這題選好了,得有實物能寫才行,否則呈到官家面前只會貽笑大方。

外面雨飄進來,桌面直接溼了大半,完全沒辦法答題,許行豐只能撐開了帶來的油紙傘,這還是怕出考場的時候下雨特地帶來的。

但沒有能固定油紙傘的傘柄的地方,許行豐只能左手往外撐傘,然後將桌面用布給擦乾,又取出一張草稿紙出來。

然後才提筆沾了沾墨,開始回憶起歷史上的藩王制度來。

許行豐也沒專門研究過,不過一些著名的還是記得的。

比如在有些朝代,皇帝不相信外人,所以便大封有血親的宗室,並且這些宗室藩王有非常大的實權,其中便包括兵權。

皇帝是希望無論發生內憂還是外患,這些藩王都能夠幫忙。

但藩王在權力過大之後,一旦有異心,隨時會威脅到皇室。

史上便出現過不少次此種情況,因此後面帝王便吸取教訓。

削弱藩王勢力,簡稱削藩,而削藩在各朝各代方式又各有不同,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便是直接不給予藩王實權,只讓其擁有藩王的俸祿供養,最多朝廷為官,不允許到藩地施政,這種沒了藩王擁兵自重的擔憂,但是權力太過於集中於中央,容易出現地方積貧積弱的現象。

第二種是懷柔政策,給藩王以虛名和厚祿供養,以此削弱藩王鬥志,但這種情況下,藩王便會養尊處優,使得朝廷財政負擔嚴重,而且一旦發生動盪,藩王沒有拱衛江山的能力,國家很容易走向滅亡。

第三種,是提出不僅嫡長子繼承封地,藩王其他諸子也可繼承,不過是佔比問題,以此分割藩王封地,削弱藩王實力,但這樣同樣有弊端,同第二種一樣,一旦江山動盪,便沒有藩王有實力相助,失去了原本分封藩王的意義。

所以藩王制度一直是各朝各代帝王的心頭病,是重不得輕不得,難辦得很。

許行豐到底是活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人,見識過最終比較成功的對藩王的管理的朝代,還記得其政策。

許行豐想著這應該不算剽竊古人智慧吧,如果真能推動古代發展,自己這也算功德一件了,許行豐不要臉的安慰自己。

想完,許行豐不再猶豫,提筆在草稿紙上便寫下了諸條意見。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完本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