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收入(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201 字 2022-10-17

而許家是在處於南方的湖地的四通縣周邊的清水鎮,距離縣城只有半個時辰不到的路程,許家有水田十畝,荒地四畝。

此處都是種植稻穀為生,此時的稻穀一年只能有一次收成,一畝田也不過三石稻穀的收成,此時的稻穀的計量單位是升,鬥,石,進製為十,一石為後世的一百二十五斤左右,產量低下可想而知。

一開始許行豐聽到自家有十畝水田還想著挺多的,後來聽到了這產量,瞬間覺得食不果腹。

不過南朝現在的當政者景初帝仁愛百姓,賦稅不高,一畝水田只收取一斗米的稅,相當於只佔收成的三十分之一,荒地只收四升米的稅,真真算是仁政,這也是當今百姓能夠吃得到飽飯的原因。

但就算是糧稅這般低,許行豐這幾年把家裡的收入和開銷總和,也能夠發現農家的日子過得拮据。

娘前年生下了妹妹二丫,現在大伯母肚子裡的孩子也快出生了,家裡總共加起來十二口人,田地加荒地一年出產糧食三十六石左右,這糧食還得椿成米才能吃,得到的米不過二十四石左右,糠是家畜的糧食,人是不吃的。

除掉糧稅,只有二十三石糧了,家裡一年就算是半飢半飽省著吃,怎麼的也得十八石糧,餘下的五袋才可拿去縣城賣錢,現在的糧價一石七錢左右,可得三兩五錢。

家裡每年養豬兩頭,現在的豬吃的是糠加豬草,長得慢,到年尾也不過一百四十斤左右,除掉買豬種的錢,兩頭豬也就賺一兩八錢左右。

家裡養的雞和鴨基本都不過做的添頭,年頭到年尾精心養著最多也就賺半兩銀子,還很是累人。

以上這些還得老天給飯吃,風調雨順的,不然遇到天災,只有餓肚子的份,不過湖地一直都算水量豐沛之地,倒是很少有乾旱的時候,但有些年份遇上大水,損失些糧食,也是難免的。

許行豐算來算去家裡最多一年結餘五兩銀子,這還是家裡基本不怎麼買新衣裳,除了過年過節也見不到葷腥才勉強得來的,所以他深覺這種田真是又累人又沒出路,這也讓只有四歲的他坐在門口一邊嘆氣一邊思考了無數遍人生。

“豐兒,奶奶的乖孫耶,怎麼坐在這門口石階上,別涼著了,”這世許行豐還是自己原來的名字。

也是湊巧,聽說許家祖上不知往上多少輩原是出過舉人的,為了顯示許家是耕讀之家,就取厚積薄發,行穩致遠這八字作為派別,這耕讀倒是沒傳下來,不過這八字倒是一直作為許家取名的依據,而許行豐正好這一派是行字,又以豐取五穀豐登之意。

許行豐看見家裡人都從田地裡拿著鋤具回來了,趕緊跑到廚房提了涼開水出來,給每人都倒上一碗。

“奶奶,沒事呢,我剛剛喂完雞鴨,就坐了會,不會涼著的,你放心,”

許家看著粉雕玉琢的小行豐,都納悶自家這孩子怎麼長的,要不是身上穿的舊的短打,這樣貌比上城裡孩子還要勝上幾分,又懂事貼心,全家都偏愛了幾分。

“柳氏,今天你做飯,待會做個蒸蛋,讓豐兒好好補補,”柳氏本就把唯一的兒子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現在婆婆明著說給兒子食補,哪裡有不答應的,連聲應是的去了廚房忙活。

穿越首輔:寒門難支,科舉成狀元完本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