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全新作物(1 / 2)

 歷史腦洞 / 穿越 2174 字 2023-12-15

就在劉煦拜訪王家大宅的當天晚上,王濟便費盡唇舌說服了其他族人,曉以利害,最終王家絕大多數族人都一致同意暫且支持蕭恪,助蕭恪守住徐州這一方淨土,待將來朝廷再次平定白巾之亂,他們王家再另做定奪。

畢竟劉煦說得確實不錯,一旦蕭恪垮了臺,誰也不知道青徐兩州會滋生多少路賊寇,取代蕭恪的新都督能不能守得住徐州,等待他們琅琊王氏的又將會是什麼命運。

河間盧氏血淋淋的例子在前,蕭恪只是要打壓他們這些世家大族,但白巾軍可是欲將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給斬草除根。

兩害相權取其輕,相比之下,他們寧願相助蕭恪,換取整個王氏族人的無虞。

因此,就在蕭王兩家在琅琊郡的莊園被賊人洗劫之後的不久,蘭陵蕭氏和琅琊王氏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

蕭家以徐州多賊寇為由,將其他莊園中大量的糧食轉移去了鄰近的豫州,而王家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大量的糧食運去了青州各郡縣以鬥米三百錢的價格出售。

雖說這個價格比旱災之前鬥米幾十錢價格要高上不少,但相對於其他州郡動輒鬥米上千錢的價格,已經算得上是良心價。

與此同時,楚家也在青州市面上以略低於王家的萬記糧店的價格投放大量糧食,青州缺糧的情況頓時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而不少青州的商人和豪強本來看糧食價格暴漲,手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想待高價再出手,可如今眼見楚家和王家將大量的糧食運到青州來售賣,糧價一跌再跌,哪裡還坐得住,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紛紛開始大量拋售手中的糧食,導致糧食價格又進一步下跌,很快便跌到了鬥米一百多錢的價格,青州糧食短缺和糧價暴漲的問題同時迎刃而解。

雖然青州的旱情依舊嚴重,不少河流都已經乾涸見底,但因為青州各地官府都在積極組織百姓興修水利,還是使大多數的良田都得到了灌溉,極大緩解了災情。

而青州各地官府在面對這次旱災時之所以如此賣力,皆因大都督府有令——

若是其治下有一人餓死,當地縣令就地免職;

若是其治下有十人餓死,當地縣令以瀆職罪處斬,上面的太守免職;

若是其治下超過百人餓死,當地縣令和太守皆以瀆職罪處斬。

為了防止這些縣令和太守之間勾結串連,欺上瞞下,蕭恪還將那些等待出缺的舉人都任命為判官,派往青州各郡縣督查那些太守和縣令。

這下可苦了青州的那些太守和縣令,因為他們比誰都清楚,這些舉人出身的判官一個個都在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官位,畢竟只有將他們這些地方官拉下馬,官位才會有出缺,那些舉人才有機會取而代之。

因此,這些縣令和太守在治理旱情上一個比一個賣力,甚至有些官員為了避免自己治下出現百姓餓死之事,竟不惜自掏腰包買來米糧施粥賑濟百姓,反而贏得了百姓們一片讚譽,成為一時美談。

而青州各地的百姓也沒有辜負當地官員的期望,在官府的組織下興修水利,引水灌溉農田,使原本到處乾涸龜裂的田地都重新恢復了生機。

皇后,你也不想皇上丟了江山吧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