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统计数字(1 / 2)

 都市日常 / 都市 2174 字 2023-10-30

李恨水辦公室。

縣統計局長陳啟寶來彙報工作。

陳啟寶五十歲左右,身材壯實,看起來精明強幹,之前是鎮長。

陳啟寶說:“李縣長,對於國內生產總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等關鍵指標增長率,想聽聽你的意見。”

李恨水大惑不解:“這些指標不都是你們統計局測算和統計的,是多少就報多少,怎麼還要聽聽我的意見?”

陳啟寶解釋說:“李縣長,這是慣例,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李恨水不動聲色地說:“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直白點。”

陳啟寶很受鼓舞,說道:“李縣長,統計測算誤差很大,可多可少。如果報多了,不符合實際;報少了,影響市裡對縣裡績效考核。

一般都是縣裡定一個增長率,我們再測算。”

李恨水問:“正常流程,是先測算,再得出增長率。但現在流程反過來了,先定增長率,再反推。可以這麼理解嗎?”

陳啟寶點頭:“是的,就是這麼理解的。”

李恨水哭笑不得:“這違背統計規律,數字能準嗎?”

陳啟寶解釋說:“鎮裡是這麼做的,其他縣也是這麼做的。就算我們測算,也不準確,因為基礎資料不準確。”

李恨水問:“往年增長率怎麼算的?”

陳啟寶說:“舉個例子,假如去年我縣GDP增長率是7%,今年就可以定高一點,比如7.5%,或者8%,說明增長更多,我們再反推,推算出原始報表。”

李恨水翻看陳啟寶提供的部分統計報表,一下子就看出很多問題。

“陳局長,我有幾個疑問,想請教你。”

“李縣長,請你指示。”

“陳局長,你看,這是全縣夏糧統計表,全縣各鄉鎮早稻畝產怎麼差距很大?

你看,有的鄉鎮畝產一千多斤,有的只有四五百斤。”

陳啟寶湊了過來,解釋說:“水稻品種不一樣,田地條件也不一樣,所以差距很大。”

李恨水的臉沉了下來,說:“陳局長,你可能不太瞭解我。我非常反感講假話。一定要說真話!哪怕說錯了,問題說得很尖銳,我都不會計較。”

陳啟寶老臉一紅,說:“李縣長,糧食產量測量,其實有三個渠道,三個口徑。

第一個渠道是縣農委的統計,第二個渠道是我們縣統計局的統計,第三個渠道是縣調查隊的統計。

我們和縣農委,都是基層上報,我們彙總。由於各村會計水平參差不齊,統計報表質量很難保證。

有一次,我去鄉鎮調研統計工作,看到禽蛋產量統計表,我頓時就火了。

有個村,上報了幾千只雞,禽蛋產量卻是零。我責問鎮裡統計員,這個村的雞是不是都是公雞?”

李恨水笑了。

陳啟寶接著說:“縣調查隊隨機抽取全縣若干地塊實割實測。比如,隨機選定某塊地,現場收割、脫粒、曬乾、稱重。

制度是好的、科學的,但縣調查隊包括領導在內,總共只有七個人,全縣有一百塊地需要實割實測,不可能親力親為,都是村統計員和農戶自己上報的。

實際上,農戶不太可能為了少得可憐的補助,按照規定流程實割實測,都是隨便報一個數字。”

職場風流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