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宝藏金库(1 / 2)

 鑑寶 / 都市 2060 字 2023-08-26

二戰結束以後不久,盟軍等軍事力量曾不止一次對這些金銀財寶進行過的調查,但最後的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而這些秘密寶藏的埋藏點至今都是一個謎。

日軍在1941年12月,為了擴大自己的大東亞共榮圈野心,同時為了掠奪東南亞地區的各種戰略資源。

日軍在發動珍珠港事件不久後,派出了大量部隊向東南亞地區發動了進攻。

經過一年多的佔領,到1942年5月,日本成功將東南亞地區據為己有。

佔領東南亞地區之後,日軍一方面加緊對當地實施嚴酷的軍事統治,打擊並遏制當地的反日力量。

一方面在當地瘋狂掠奪金銀財寶和戰略物資。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日軍侵佔東南亞期間,錫、石油、橡膠、鐵礬土等大量戰略物資被日軍以收購和控股等方式掠奪過來。

除了掠奪戰略物資外,大米、砂糖、輕紡製品等民用物資也沒能逃脫日軍的魔掌。

而民間的正常經濟活動,也受到了日軍的極大干擾,其中日軍在當地濫發的軍票就是這當中最好的例子。

所謂的軍票就是日軍自制的一種特殊戰爭貨幣,官方名稱為南方開發銀行券,俗稱是大東亞戰爭軍票。

1942年2月,日軍成立了南方開發銀行,並且以該行的名義大量印製這些戰爭軍票。

從日軍攻佔菲律賓開始,沒收了當地人民手中一切的硬通貨幣,以軍票來取而代之,由於沒有統一的貨幣單位和麵值,軍票只能按照被佔領地區的情況,隨意印製發行而來。

由於無節制的肆意印製,當1945年戰爭結束時,東南亞各地的軍票已經嚴重貶值,成為了無人問津的廢紙一張。

而日軍通過使用該貨幣,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將不少工業和民用物品據為己有,極大損害了這些國家的經濟。

除了用軍票之外,日軍還在東南亞各處掠奪了大量金銀財寶,光黃金就有數百噸以上。

早在1940年,裕仁天皇就曾命令日軍從菲律賓、新加坡、馬來亞等地將掠奪的部分財寶以海運的方式運回日本。

為了保證這些財寶的安全,日軍將其存放在當地一些廢棄的礦坑和深山中,以便在戰爭末期作為戰爭款項之用。

1942年,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海戰中,曾經多次擊沉多艘攜帶大量金銀財寶的日軍運輸船。

1945年4月1日,著名的日本客貨輪阿波丸號在從新加坡前往日本的途中,被美軍發射的魚雷所擊沉。

在後來的打撈行動中,人們在阿波丸上就發現了40噸黃金、12噸白金以及15萬克拉的工業金剛石,由此可見日軍在之前隱藏了多少的財富。

在眾多日軍掠奪的金銀財寶中,流傳最廣的傳聞就是所謂的山下寶藏之說。

據稱在1945年,美軍解放菲律賓的前夕,為了將之前掠奪的黃金等貴重金屬進行妥善保管,時任日軍菲律賓方面軍總指揮山下奉文大將決定將這批財寶全部登記註冊,然後通過人力將其埋藏在菲律賓全境175處的皇家藏寶金庫。

從撿漏開始,奇珍異寶盡收囊中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