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永乐大典(1 / 2)

 鑑寶 / 都市 2164 字 2023-04-13

曾倩倩來到跳蚤市場的時候已經是下午4點多了,離這個市場關閉只有50分鐘。

那名揹包少年正是陳勇,當曾倩倩出現他面前的時候,陳勇左右兩隻手各提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布包。

曾倩倩趕忙快步走了上去,“師父,你當真是叫我過來做拎包俠的?”

陳勇嘿嘿一笑,湊到曾倩倩的耳邊:“我也不想啊!沒想到這個跳蚤市場有這麼多寶貝,今天是撿大漏了。”

“師父,前面有租手推車的,我幫你去租一輛來,你這樣提著不累嗎?”

“那好吧!幫我租一輛大一點的,最好是租兩輛,我們一人推一輛,怕等一下裝不下!我在前面這個賣舊書的地方等你。”

曾倩倩臉上充滿了笑容,步伐輕盈的去租小推車了。

陳勇在一個堆滿了各種舊書籍,舊報紙,舊信件,舊檔案,舊文件,舊照片,舊唱片,舊膠碟的攤位認真的看了起來。

他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以為這樣的攤位也找不出什麼值錢的東西。

為了等曾倩倩回來,陳勇不由的在一堆舊書籍的地方翻翻找找起來,他的速度很快,一大堆的書籍最少有上千本,陳勇用了一兩分鐘就翻看了一大半。

他感覺這樣翻下去也不可能有什麼收穫,就在他扭頭要走開的時候,他的目光不經意在一排書籍上一掃而過,他的腦海裡突然出現4個華夏國古代的繁體字《永樂大典》。

陳勇腦海裡不由咯噔一下,急忙伸手去翻看起這一排的書籍。

陳勇不看不打緊,一看嚇了一大跳,當他把這一排一百多本的書籍翻看完後,他的內心不由一陣狂喜。

這一百多本全部都是來自華夏的古書籍,大部分都是唐代到明代的,清代的只有五六本,而且全都是珍貴無比的一級文物,有的甚至是孤本。

特別是明代永樂年間編纂的《永樂大典》,被華夏國定為6大國寶之一,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陳勇認真的翻看了一下這26本《永樂大典》,憑上一世的鑑定經驗他非常確定這是真正明永樂年間的《永樂大典》。

雖然這26本是這整套鉅著中的一小部分,但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初名《文獻大成》,後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

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決心修一部鉅著彰顯國威,造福萬代。

宗旨是“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

最初令解縉主持編纂(規模147人),一年後修成《文獻大成》,但朱棣親閱後甚為不滿,欽點姚廣孝擔任監修 ,同時編纂隊伍擴大到了2196人(累計達3000多人),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親自作序並賜名《永樂大典》。

從撿漏開始,奇珍異寶盡收囊中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