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神秘的古国(1 / 2)

 鑑寶 / 都市 2131 字 2022-11-12

宮本藏說完,眾人的目光齊齊的向他看來,坐在他旁邊的考古研究院院長雷國中問道:“宮老,今年我們考古研究院,不是跟你們博物院聯合考古,在對皮央遺址大殿發掘時,不是出土了一件造型極為精美的銅像,我們這些專家學者們,都認定為,這個銅像就是傳說中的至寶“古格銀眼”,你來說說了解到的情況吧。”

宮本藏道:“那我就來說說關於這個“古格銀眼”的由來吧,但究竟是不是真的,到現在也無從考證了。據說在扎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仍然是札達縣的一個鄉。藏語中“魯巴”意為“冶煉人”。又有一種說法是,一件類似於眼狀的寶石,被加工成項鍊於世間流傳。古格王國時期這個地方素以精於冶煉與金銀器製造而聞名,當年阿里地區以託林寺為主寺的下屬24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器,都由魯巴鑄造。據說魯巴鑄造的佛像用金、銀、銅等不同的原料合煉而成,工藝精湛,通體全無接縫如自然形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 其中,最為神奇的還有一種名叫“古格銀眼”的銅像,據說他就是看到了王后的眼睛之後,魯巴想把這種眼睛製作成佛像的眼睛,這種眼睛的製作方法,也只有魯巴知道,別人完全仿造不了,他製作出來帶這種眼睛的佛像,更是被視為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所以尤為珍奇。長期以來,無人知曉其究竟為何物。直到今年夏季,我們在皮央遺址杜康大殿的考古發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銅像,才終於揭開了“古格銀眼”之謎。這尊頭戴化佛寶冠,4臂各執法器,結跏趺坐於獸座蓮臺,頭生3眼,額上正中眼為縱目。3隻眼的眼球都採用鍍銀的技法做成,在金黃色的銅像背襯之下銀光閃閃,晶瑩奪目,這就是所謂“古格銀眼”,看來的確名不虛傳。由此可見,古格王國時期金屬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雷國中接著道:“據說古格王朝在歷史上盛產黃金,他們有一種特製的經書,用金汁銀液書寫,這種經書寫在一種特殊的呈青藍色的紙面上,一排用金汁,一排用銀汁,由此可見古格王朝金銀產量之巨。而傳說中古格王朝有一種秘製佛像,稱為“古格銀眼”,全身用金、銀、銅鑄就,其雙眼尤其特殊,望之猶如活人,民間流傳佛像甚至可與人對視。”

宮本藏又道:“這古格王朝是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後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個小王國,其中德祖袞在10世紀前後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於阿里扎達縣扎佈讓區境內託林鎮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縣城19公里。為曾經擁有百萬之眾的金戈鐵馬的吐蕃王室後裔所建,偏居此地700餘年,傳承20餘代國王,距今有1300年的歷史,於十七世紀滅亡,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資料。古格王朝身上隱藏的秘密著實不少,雖然考古發掘揭開了部分真相,但某些問題依然還未找到答案,譬如藏屍洞、譬如10萬古格人最終去了哪裡。還有那個相傳幾十個世紀的超級黃金寶庫在什麼地方,這個超級黃金寶庫,在這幾百年裡,讓世界上無數的尋寶獵人神往,近年來,每年從世界各地來尋找這個寶庫的人不計其數,全部敗興而歸,至今沒有人找到任何關於這個黃金寶庫的線索。這些秘密的真相已隨古格王朝的覆滅而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或者只有隨著進一步的考古發現,才能真正徹底解開古格王朝之謎。”

從撿漏開始,奇珍異寶盡收囊中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