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大明气节,天子守国门(2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68 字 2022-06-23

聽著他的言之鑿鑿,朱樉生怕自己老家被偷了,忙是插話道:“大侄子,洛陽呢?”

“此地,乃是十三朝古都!”

“可為遷都之地吧?”

不料,朱壽搖了搖頭,說道:“二哥,不是小侄說你,這你就不懂了吧?”

“洛陽縱有山水地勢,卻終究差了西安一籌!”

“正因如此,放在宋代之前,定都西安,乃是不二之上選!”

“而放在大明,合天下之因,唯有遷都北平!”

北平?

聞言,朱元璋面色變幻了幾下,皺眉問道:“壽兒,西安差哪了?”

朱壽笑了一下,說道:“老頭子,在孫兒看來,西安之所以不可為大明京師,乃是宋之罪也!”

“宋之開國,丟了燕雲十六州,非是大一統!”

“也出於統治,西北之民,大多流去了江南,再無鼎盛之相!”

“再有,宋之皇帝大興土木,以至於西安之黃河水域,水土流失之重,遠勝歷代!”

“出於土地貧瘠,糧食減收,西安諸地甚至要從外運糧,以保民生!”

“伏惟聖朝,農乃國本!”

“無耕田而興經濟,倘若遷都此地,定要靠著各地收繳上來的賦稅穩固朝局,對於一國之財政來說,無疑是天大之難!”

“縱是地勢易守難攻,可一旦被敵圍困,那就是等死的命啊!”

說到這,他緩緩喝了一口茶,這才繼續說道:“應天府到西安,路途遙遠,遷都之開銷,如天之巨!”

“還有,朝堂群臣,大多出身江南,連陛下都是鳳陽出身,誰沒事願意跑去陝西啊?”

聽著大孫子的這一番論述,朱元璋瞬間沉默了。

遷都、遷都!

自洪武十年之後,眼看朝堂官氣糜爛,定生大禍,他便有了遷都之念!

可出於國庫空虛,且一心治理天下民生,一直擱置!

而現在呢?

在大孫子的幫助之下,國庫日漸充盈,終於有了遷都的本錢!

遷都之地,他也曾深思熟慮,最後選定了西安!

要不是標兒大病初癒,不可再出什麼閃失,他甚至都想命朱標巡視西安,帶回輿圖而定了!

可打死也沒想到,剛琢磨遷都此地,大孫子竟說西安不可為都!

倘若胡說八道也就罷了,偏偏言之有理啊!

難道,唯有北平,才是遷都之上選?

他心中躊躇不定,沉吟了半晌,才看向了朱壽,緩緩問道:“壽兒!”

“你說了這麼多,那爺爺來問問你……”

“要是遷都北平的話,於大明萬年來說,有何益處?”

話音剛落,朱標、朱棣、朱樉三人的目光,也齊齊看了過來,充滿了期待。

見便宜爺爺上套,朱壽頓時笑了,忙不迭地道:“老頭子!”

“遷都北平,好處大了去了!”

“第一個好處……”

說到這,他眼神盯向了朱元璋父子四人,一字一句地道:“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以彰顯我大明之氣節!”

話音剛落,朱元璋面色大震!

啥?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乖乖!

咱大孫子的氣節,這麼重吶?!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