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后续的规划2(2 / 2)

 抗戰諜戰 / 穿越 2239 字 2024-02-02

“向南、向北,都是自家的根據地,沒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大家有什麼想法麼?”

聽完劉長青的報告,各個團營長們倒是對鬼子的戰鬥力沒有表示什麼異議。

按照目前部隊的戰鬥力,如果部隊在平原上強行防守作戰,應該有能力在鬼子飛機、坦克、大炮的聯合打擊下頑抗個幾天甚至十幾天,但是代價就是經過兩年多練成的精銳部隊,大片大片的無謂犧牲在鬼子的炮彈和炸彈之下。

而且,如果在平原上固守應對鬼子的聯合混合攻勢,後勤線以及後路都有被敵人切斷的風險。如果情況向著最糟糕的情況發展,全軍也只有扔掉所有重裝備強行突圍這一條路,且全軍都有可能會被鬼子圍殲在平原上。

1940年末的鬼子,戰鬥力絕對是很強的!

9團團長孫陽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他說道:“司令,我覺得向太原方向發展最好,特別是太原北部。”

上次持續三天的破襲戰中,他帶著九團部隊在太原北部連續破襲了三天,基本走遍了陽曲縣及周邊全境,對當地的地形地貌和情況也算有了真實的瞭解。

順便,也幫助張雲點亮了地圖頁的地圖,讓張雲獲得了當地的實景情況。

他手裡指著地圖上夾在陽曲縣和沂州地區中間的“柏子山”,有些興奮的說道:“從現在看,咱們部隊依靠山區的掩護,就可以進可攻、退可守,不斷壓縮鬼子的控制區域。而柏子山周邊,正好是這樣的地形。”

“柏子山的山體雖然不斷太大,縱深也不多,但是該山東連五臺山、西通呂梁山,中控同蒲鐵路北段,屬於太原北部的交通要道。”

“控制住那裡,就可以隨時截斷鬼子重兵控制的同蒲鐵路北段,中斷鬼子對太原地區的補給。”

“只要持續一段時間,那太原的鬼子就會不戰自潰!”

張雲看著其他軍官對太原北部區域的地形地貌不太熟悉,想了想,便安排大寶去準備了沙盤,並按照實景地區提供的數據,大概擺出了當地的地形。

隨著沙盤的成型,軍官們看著柏子山周邊的山體和鐵路,先是露出了欣喜的神色,但隨即又陷入了猶疑。

柏子山,原名白子山,後以山上柏樹茂盛,又因當地“柏”與“白”讀音相同故演變為柏子山。該山陽面為土石荒山,陰面有成片松林柏樹。主峰海拔1414米,山上建有白龍廟。

紅點標註1的位置就是柏子山

從地形上看,柏子山的位置很不錯,可以說是太原北部地區的咽喉險要位置。如果控制住那裡,確實可以對太原之敵產生極大的威懾。

但是柏子山太小了,南北不過3公里,東西也僅有9公里左右,又被鐵路公路與周邊山脈隔斷開。

更重要的是,山體走勢比較一致,曲折不多,不方便部隊避炮。如果鬼子從南北兩側都擺上重炮,那山上的人就很難避免被覆蓋炮擊。

我憑繳獲打鬼子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