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她原来怕这个?(1 / 4)

 歷史古代 / 穿越 3715 字 2021-09-23

弱國無外交,但當國家強盛之際,外交卻是堂而皇之,堪比戰爭的手段。

它可以,居高臨下的給其他弱小,且對己方有所圖的人,挖坑。

它可以,收對方為己用。

還可以,站在所謂的道德最高點,動輒對其他們人指點,然後合縱連橫,拉攏分化,掌握主導權。

大元從元順帝逃出大都那天,便土崩瓦解。即便後來元順帝之子,還有元昭宗兩位皇帝依舊對中原江山念念不忘,可他們也只能苟延殘喘。

即使北元還能號令草原部族,擁有鐵騎不下數十萬,但他們從未學會如何中央集權。以至於現在草原分裂,各部擁兵自重,甚至自相殘殺。

大明在軍事上的打擊之外,如此的外交手段就是必然。

爺倆定下調子,聖旨當日發出。

“買的裡八剌,順帝之孫,昭帝嫡子,元室煌煌貴胄。昔日客居京城,朕待如子侄,不以外族視之。待長成,恰逢昭帝無子,送往北還,以繼元室大統,以全漢胡之親善!”

“然,元室舊臣部將,王公大臣不修禮法,不顧倫常,竊據汗位,乾坤顛倒,雀佔鳩巢,致使戰火不斷,江山社稷不得寧安。”

“每當思及此處,朕痛心疾首!”

“今,有買的裡巴剌,親善大明欲和親為一家,朕心甚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漢胡苗番,皆為大明臣民,華夷一家!”

“買的裡巴剌,前朝皇孫之身,心向大明而欲結兩家之好,於天下百姓計,善莫大焉。欽此,大明永順王爵世襲罔替,著其牧馬邊陲,以護國安。”

大明決了和親的提議,但給了一個藩王的頭銜,你買的裡巴剌不得不接。不接,蛇鼠兩端。接了,就是對大明稱臣。

在紛亂的北元草原部族之中,大明埋了一顆雷,插了一根釘子。

相信,對於買的裡巴剌來說,他雖然能看到這聖旨帶來的壞處,更能看到所帶來的好處,還有其中大明對他釋放出的善意。

甚至,其他草原各部,在忽必烈後裔失去統治權之後,都能看到大明對他們釋放出的招撫之意。

從大明立國以來,連年的經濟封鎖,已使得北元餘孽草原各部中,有了許多不同意見。此時的招撫對他們而言,是突然之喜。不然連年交兵,他們的騎兵也不是地裡長出來的野草,用之不盡。

歷史上,大明初期,無論是老爺子還是後來的朱棣,都對北元殘餘進行過大規模的招撫。至於後來朱棣五次遠征漠南,那是因為在靖難之時,明朝放鬆了對邊境的震懾,需要再次確立武力威懾。

無論是招撫還是武力,大明都有資本。若真的沒有資本,後來的戰神也不會御駕親征,他傻,文武百官還不傻呢。是去揍人,還是被人揍,大家還是分得清的。

大明傳承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