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大头(1 / 4)

 歷史古代 / 穿越 3863 字 2021-04-17

讓我們把畫面,拉回應天府,紫禁城。

東宮景仁殿中,朱允熥正在接見剛剛升任工部侍郎的練子寧。

練子寧四十出頭,既有讀書人的儒雅又有能臣的幹練。此時大明所取之士,還不是那些只會讀書的書呆子,更不是後來那些心術不正的讀書人。儘管現在地方官場上,吏治有些瑕疵。但是中樞這些官員們,大多還是正氣之人。

“臣,參見太孫殿下!”

“無須多禮!”朱允熥對於歷史上這些忠臣義士總是高看幾分,溫和的笑道,“賜座!”

“臣多謝殿下舉薦之恩!”練子寧坐下後奏道,“臣愚鈍,唯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話過了,現在才是個侍郎就要死而後已!孤以後還指望給你做更大的官呢?”朱允熥笑笑,又道,“你在工部,管著造幣的差事對吧?”

“正是臣份內之事!”練子寧回道,“殿下可是有心鑄幣?”說著,面色一頓,正色道,“殿下,如今大明未有錢荒。造幣一事,涉及地方採礦,徵發民戶..........”

這就是朱允熥喜歡的臣子,好臣子未見得都是明鑑萬里之人,好臣子首先要讓君主,看到所行之事的危害,不能報喜不報憂。

“不是銅幣!”朱允熥打斷對方,開口笑道,“你上前一些,看看這是什麼?”

練子寧上前,只見朱允熥的御案上擺著一錠五十兩的銀錠。

“這是戶部的壓庫銀,孤借來一錠!”朱允熥笑道。

“殿下,是要造銀幣?”練子寧忽然心有所悟,開口說道,“可是,銀子雖好,但民間尚少,百姓繳納賦稅,還是以糧布銅錢為主!”

現在還不是大航海來臨,全世界白銀瘋狂湧入的年代。但是白銀作為貨幣,古已有之。

“農人百姓那裡沒有,但是孤聽說江南各處,商人們已經開始用白銀折算。”朱允熥說道,“白銀利於攜帶,又不會貶值,那些海商來大明買東西,也都是用白銀。”

“臣略有耳聞,但民間的白銀成色斑雜.........”

“這就是孤要造幣的原因!”朱允熥笑道,“戶部的銀子都是收集了散碎銀兩之後,重新熔鍊鑄造的。造成之後成色最好,可是這樣一來損耗也大。往往十兩銀子,最後只能得八九兩的純銀。這樣以來,國家不是吃虧了嗎?”

“而且在民間,由於銀子成色駁雜,一直難有明確換算標準,也不利於流通兌換。商人地方大族還好,若是小門小戶的,手裡有了成色差的銀子,兌換銅錢往往換不到官價的比例。”

“他們是換不到,但是地方官府卻可以在其中漁利,按照官價收取,然後把剋扣的中飽私囊。再把劣質銀子上繳國庫,如此一來豈不是一個死循環?”

大明傳承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