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法高于帝(1 / 2)

 歷史腦洞 / 穿越 2049 字 2023-11-22

但是這是參拜,不是跪拜,就跟他們向施主施禮差不多,雙手合十,躬身行禮,然後喊個:阿彌陀佛!敷衍得很。

別看和尚是外來的,他們的底氣可足的很,有人稱呼皇帝為聖人,就有信徒稱呼大和尚為聖僧,這是赤果果的要跟皇帝一字並肩!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法王高於帝王。

以往的帝王都對佛教有基本的瞭解,對佛教高僧恭敬有加。法王(僧侶)是肩負續佛慧命的聖賢,能夠統領大眾出五行離三界脫生死苦海,而帝王心繫社稷富甲天下但是終不能脫離生死輪迴。對於佛法的高深莫測即使帝王也不得聖解,故常禮請高僧封為國師,理政之餘,恭迎國師為其說法。因此從佛教發源地到東土諸國聖人參見帝王不必下跪,合十敬上即可。

說直白點,就是被那些信佛的帝王給慣的!以至於他們以為,自己可以凌駕於皇權之上。張嘴就要懟皇親國戚。

也怪不得好些不信佛的帝王,動不動就要滅佛,就這心態,殺他們不冤!

崇禎彈了彈菸灰,平靜的說道:“大和尚,你找朕何事?”

八不道人:“阿彌陀佛,貧僧早先已經說過了!”

崇禎眼裡殺機湧動,語氣淡漠的說道:“朕在給你一次,組織語言的機會。讓你重新說一遍。否則,朕要殺光這天底下的禿子!”

崇禎知道,明末的時候,和尚已經亂到了極點。這裡面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汙穢。早就不是那個只教人向善的廟了。殺他們,不必有一點的心理負擔。

明太祖朱元璋當過和尚,深知宗教凝聚人心的威力,為了加強對僧人的管理,將僧人分為禪僧、講僧、教僧三類,禪僧修禪,講僧講經,教僧做法事。在這三類僧人之中,與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關聯最緊的,當然首推教僧,而教僧不但佛學修養在這三類僧人中最低,而且他們收錢辦事的行為方式其實也與商販無異。也就是一樣拿錢辦事,自給自足。當然,一定程度上還是靠國家救濟,但同時,這也導致了寺廟的福利院傾向和素質低下。明代僧人圓澄在其《概古錄》中曾對僧尼來源不純所導致的犯戒逾矩之事作出批評:

“或為打劫事露而為僧者,或牢獄脫逃而為僧者,或悖逆父母而為僧者,或妻子鬥氣而為僧者,或為負債無還而為僧者,或衣食所窘而為僧者,或妻為僧而夫戴發者,或夫為僧而妻戴發者,謂之雙修;或夫妻皆削髮,而共住庵廟,稱為住持者;或男女路遇而同住者。以至奸盜詐偽,技藝百工,皆有僧在焉!”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寺廟已經是藏汙納垢之地!和尚也不乏雞鳴狗盜之輩!

一個朝代的末期,各行各業都是這個德行,頗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操作!

衛隊在革命的時候,各地的寺廟也有所波及,寺廟的田地也重新丈量過。多一寸都被收了回來。和尚的度碟全都查驗過,有個別和尚,為非作歹後,被追的無地自容,然後就剃度出家,官府也拿他沒辦法,這次革命,全都拉出來,一刀給收拾了。可罪大惡極的殺了,那些小打小鬧的還活著。這些人敢得罪崇禎,那就是茅坑裡打燈籠:找死!

奪舍崇禎:成就華夏帝國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