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方外之人(1 / 2)

 歷史腦洞 / 穿越 2085 字 2023-11-24

和尚一直稱呼自己為方外之人。自成體系,有自己的清規戒律,不遵從世間的法度,以至於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的踐踏人間的道德底線。

這個方外指的是塵世之外,因為出家人,是屬於修行的人,遠離了世俗凡間,因此被稱為方外之人。出家人指的是和尚,是指那些皈依佛門的人。他們需要遵守佛教的戒律吃齋唸佛,不得殺生,遠離女色、酒肉。和平常人相比是非常不一樣的。他們需要遵守這樣的規則,是因為和尚是在修行中的。修行之人自然與凡間的普通人是不一樣的。

出家人離開了生養自己的家庭,脫離了紅塵間的所有人際關係,割捨掉與這塵世間相關聯的所有東西遁入空門,讓自己完全歸屬於佛門。離開了紅塵去修煉,因此出家人才會被人叫住方外之人。這個方指的就是這個俗世。當然方外一開始並不是指塵世之外,原來指的是邊遠地區那些蠻夷所居住的地方,後來演變為修道之人所處在的地區。出家人每天在佛門中修行,這個佛門也就自成了一派,不受世間萬物的打擾。

修道之人本來就不會被世俗知識影響,自從他們與家人斷絕關係之後,他們的歸宿就是這方外之地了。其實所謂的方內方外的區分來源於儒家思想。儒家與佛教之間是有一定的競爭關係的。儒家限制的是讀書人。而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本來就不是本土的文化。可是自從傳入中原地區之後,逐漸在平民乃至於知識分子階層流行起來。

而佛教所推崇的出世思想,與儒家的入世思想是完全相反的。信仰儒家思想的人自然認為佛教的思想是不積極、不進取的思想。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儒家學派的人將與儒家思想相背離的佛教中人都稱為了方外之人。

佛教認為這世間的萬物都是空,都是虛幻的功名。這對於那些以當官為目標的知識分子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他們劃出方外的界限,應該是為了警示其他人不能隨便觸及方外的思想。

可這幫子禿驢,怎麼可能成為真正的方外之人?無非就是藉著自己的身份,逃脫於塵世間的約束而已!他們一樣要吃飯,一樣要錢財。而且還貪得無厭!

最大的區別就是和尚的袈裟。正常的袈裟都是粗布補丁的方袍,而且,都是一塊又一塊的小破布縫製起來的。哪像現在,那些大和尚的紅袈裟還帶著黃金線。看起來就高大上。

當然也有真正的出家人,人家就一身破衣,不接受施主的錢財。化緣,人家只要剩菜剩飯!這才是和尚,也叫苦僧,行僧!

所有的和尚,剃度出家後,都需要出去雲遊,傳法,佈道,修行自身!走到那個廟子裡,就可以憑著隨身攜帶的度碟,在廟裡掛單,管吃管住!路上就只能拿著碗要飯!

哪像現在,和尚雙手合十,喊個阿彌陀佛,開口就是香油錢。一身的銅臭味,圈地佃租給百姓,他們啥都不用幹,就有吃不完的米糧。這是方外之人?

奪舍崇禎:成就華夏帝國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