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李善长的诡辩,引导朱屠夫的疑心(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04 字 2023-08-25

朱元璋盛怒之下,就連在大殿外站崗的神機營將士,都本能地拔出了腰間佩劍。

大殿內硝煙頓起,火藥味十足。

毋庸置疑,如果朱元璋真的動怒,這些人將會當場血濺大殿。

今天,朱元璋特意在大殿內外,安排了數量頗多的神機營將士。

目的是震懾政策跟朝廷作對的人。

看到朱元璋如此憤怒,文武百官一個個心驚膽戰,噤若寒蟬。

但是儒臣害怕歸害怕,仍然向李善長看了過去。

他們知道自己實力不足,無論如何勸阻,都撼動不了朱元璋。

現在只能指望權勢滔天的李善長了。

果不其然,李善長此時也有了行動。

他緩緩出列,走到大殿中心,朝朱元璋拜了下去。

“臣李善長,叩拜皇上!”

他的聲音中氣十足,孔武有力。

看到李善長出列,朱元璋抽了抽嘴角,強制壓下心頭怒火。

“韓國公不在府裡頤養天年,今日怎麼想起來上朝了?”

朱元璋這話裡透出濃郁的明知故問的味道。

李善長對朱元璋的脾氣早已瞭如指掌。

畢竟也曾經是一起征戰沙場,浴血奮戰,打下大明江山的兄弟。

“皇上,臣承受皇恩,得以不問正事,頤養天年,老臣心懷感激。”

“這大明江山,是皇上及諸多將士浴血奮戰,為了百姓們有個安穩日子打下來的。”

“但是皇上,大明建國初期,何等動盪不安,那時如果沒有儒家子弟穩定局面,四處宣揚大明的仁政安撫人心,大明未必能守得住江山。”

“儒家子弟在朝內穩住百姓,培養人才。朝外,則安邦定國,並建立友好邊境關係。”

“歷朝歷代,任何一個王朝,都需要儒家平衡各階層關係,儒家跟朝堂早已血脈相連,不分彼此。”

“徐樹棟自己愚蠢,他是儒家敗類,膽敢造反,皇上殺得對。”

“但是這麼多的名家大儒,他們不過是對皇上諫言而已,雖然話說得有些過頭,但臣斗膽詢問皇上,唐朝魏徵不也如此敢於諫言嗎?”

李善長一番長篇大論出口,整個朝廷頓時鴉雀無聲。

許多儒臣滿臉敬佩地看著李善長,更多的大臣則是呆若木雞。

不得不說,李善長這些話,完美地將這些鬧事的大儒,從此次事件中摘除出來。

李善長先是否定大明江山是儒家的,一開口就給足朱元璋面子。

只是他又提醒朱元璋,這大明江山並非朱元璋自己一個人打下來的,還有他及一群浴血奮戰的兄弟。

提醒朱元璋,別忘了這份兄弟情分。

接著,李善長甚至狠狠地反對徐樹棟造反一事,並將徐樹棟從儒家裡剔除出去。

接著,李善長又極其聰明地將這些鬧事的大儒,說成是對大明諫言,而非辱罵。

並且搬出了唐代儒臣魏徵來相提並論。

明明是咒罵,侮辱的言語,愣是被李善長解釋成敢於諫言的功臣。

不得不說,李善長詭辯能力實在強大。

想當年,同為一代名儒的劉伯溫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大明:五年狗縣令,震驚朱屠夫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