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生时背井离乡,死后埋骨都难(1 / 2)

 種田 / 古代言情 2080 字 2023-05-09

李三海看了看他大哥,又看了看兒子,最後看了一眼媳婦和爹孃,才艱難地點點頭。

“我聽大哥和爹的。”

李媛知道,要一個莊稼人不種水稻,不種能賣錢多的花生,而改種紅薯有些困難。

此時看她三叔那樣,就說:“爺奶,大伯三叔,你們不會後悔今天的這個決定的。真的,我相信謝哥,且自己也莫名直覺,會幹旱。”

說著,她腦子一轉,給自己編造了個理由,“也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們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自打我在鬼門關回來後,這方面的感覺就尤其的明顯。好比九月份那會兒,我就覺得今年這個冬天不對勁,會特別冷。你們看,現在可不就成真了嗎?這次我又一直異常強烈的感覺,會鬧旱,且還挺嚴重的。加上謝哥的推測,我就覺得這事十成十會發生。”

說著,她看了一眼謝硯之,之後看向李老頭和王老太。

“爺奶,你們看這樣成不。你們只管放心種,讓村民們也都種。到時候要是沒鬧旱,那這紅薯,我全都收了。回頭我就開個紅薯粉條的作坊,到時候專門賣這些。你們的紅薯,我會高往年一成的價格收。但要是真的旱了,那……”

李媛還沒來得及說完,李老頭就說:“要真旱了,那你對大夥兒就是有再造之恩。媛娘,有你這兜底的話就行,回頭族裡我去說。其他姓氏的,到時候讓你華叔去說。”

他說著,又來句:“如果沒旱,這價格和往年一樣就好,不用特意抬高了說。再則,我們作為爺奶,也不能叫你吃虧。到時候讓你幾個兄弟努力一點,不管要多少銀子,咱盡最大的努力,幫你一起分擔。爺知道,你會這麼說,也是為了大夥兒好。”

一直沒吭聲的王燦,聽到老爺子最後這些話,心裡暖暖的。

她何其有幸,要嫁到這樣的家庭。

李媛則順著他的話,又說:“爺,要是真的旱了,這大旱之後的水災,你確定不往外走?你要是不往外走,那出了事怎麼辦?咱這裡可是靠近流雲河,跟流豐縣又是鄰縣。咱們鬧旱鬧水災,他們肯定和咱們都一樣。這流豐縣的縣令不作為,萬一這堤壩出了岔子,咱們這裡,可全都要被淹。”

李媛這話叫在場除了王燦和不懂事的孩子外,其他人心肝全都顫了顫。

包括謝硯之,他似乎明白,之前她說堤壩什麼的意思了。

流雲縣地勢低,流雲河河道深且窄。

這要是被淹,加上潰壩,李家坳肯定直接完了。

李老頭目光直勾勾望著李媛,手捂著胸口,半天緩不過來。

王老太也跟著用力捶了捶自己的胸口,顫抖著嗓子,說:“媛娘,這種話,可不能亂說。”

李媛想讓他們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就說:“奶,我有沒有亂說,你們去外面聽聽那些災民的話就該知道。外頭應該不少人,都是流豐縣來的,你們和他們打聽一下,看看流豐縣是什麼個情況。咱也不說別的,等二三月,你們看雪水融化後,漲到哪裡。然後找個時間,去流豐縣的上游再看看。要是覺得我說的話有道理,咱們還是早些做準備。”

被害落胎,我怒打婆婆,帶崽和離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