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印刷厂的定位!(1 / 3)

 都市種田 / 都市 2696 字 2023-02-16

在得到了聶南孫的支持後,周揚很快就將這事兒通知了下去。

隨後,整個八寶梁研究所上下就行動起來了。

對於這事兒大家都沒有異議,畢竟大家都知道他們需要這麼一個廠子,給炮兵偵察雷達配備使用說明書以及維護指南。

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周揚搞這個廠子是為了家屬的就業以及研究所創收。

周揚可是知道,在進入八十年代末期,隨著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經濟方面,各個科研院所以及軍工單位都出現了訂單銳減以及經費削減的問題。

很多原本很厲害的軍工廠,要麼被迫軍轉民,要麼乾脆倒閉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必須未雨綢繆。

印刷廠只是他嘗試的第一步,接下來的幾年間他還會圍繞研究所以及八寶梁村,籌建一系列的工廠企業。

回到籌建印刷廠的事情上,經過一番商議之後,周揚從研究所內部抽調了一個工作小組,專門搞這個事情。

同時,他任命喬衛國為這個小組的組長,全權負責籌建888廠的第二個廠辦企業(第一個是炮兵雷達總裝廠)。

好在廠房都是現成的,今年修建的兩個大型廠房,除了給炮兵偵察雷達總裝項目使用了一個外,剩下的那個還處於空置狀態,正好用來搞印刷廠。

不過想要把這個印刷廠真的建起來,也沒有那麼容易。

除了需要大量的印刷設備外,還需要一部分專業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紙張需要申請,畢竟眼下可是計劃經濟時代,任何的物資都是要根據計劃進行生產。

這麼說吧,計劃之內的大家都好辦,你好我好大家好,上面一批條子,啥東西都能給你搞來。

但計劃之外的,哪怕是一個螺絲釘都不好搞,有錢都不行。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要在貨幣之外搞各種票證的原因,只有錢票同時擁有的時候,你才能隨心所欲的買東西。

而周揚的這個印刷廠其它方面都不存在問題,唯一讓他頭疼的是紙張。

印刷廠必然會大量的用到紙張,就目前而言,不管是雲山縣還是寧市,都沒有造紙廠,所有紙張都需要從青城調運。

要是數量少一點的話,那還好,但問題是周揚的用量特別的大。

據周揚所知,前世滬城出版社的那套《數理化自學叢書》從77年10月份開始,先後共印刷了435萬套,合計六千多萬冊。

當時他們是按照最低的學習文件類的標準定的價,即每印張(32面)0.08元,全套(17冊)售價為11.73元。

也就是說,單單就靠印刷出版《數理化自學叢書》,滬城出版社就賺了小五千萬。

院士重生:回到1975當知青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