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买了一年的书,充实的周日(1 / 3)

 都市種田 / 都市 3192 字 2022-10-27

張衍終於搞明白,之前感覺到的不自在,是因為他出了一身臭汗,幹了之後,可不像是罩了層殼子。

張衍在腦子裡搜尋著關於中醫骨科的記憶,梳理了一遍,這才明白。

中醫骨科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不僅僅是正骨,接骨,治療腰椎,腰間盤突出,頸肩痛這些。

囊括的範圍很廣,包含了肌肉、骨骼、關節、骨髓、經絡、竅穴甚至還涉及到了神經學。

治療方面更是廣泛,中藥方劑,膏藥燻蒸,推拿按摩,針灸理療等等,融合了古今中外上百種治療手段。

甚至連藏苗的治療手段都有。

張衍咧嘴傻笑起來,一千經驗,簡直太值了。

昨晚受的罪也不虧。

如果可以的話,昨晚的侵入感體驗,張衍願意再多來幾次,最好每天一次。

這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成為醫神。

YY了一會,張張衍拿出一身乾淨的內褲、絨衣絨褲,來到軋鋼廠的洗澡堂。

舒舒服服的泡了個澡,找搓澡師傅搓掉身上多餘的表皮組織。

煥然一新。

穿上乾淨衣服,渾身透著一股子舒爽。

走路都輕快了許多。

平時需要半個多小時的路程,張衍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圖書館。

北京圖書館1909年,原名叫作京師圖書館,最早的館址在什剎海的廣化寺,不過這個年代的圖書館並不對普通民眾開放。

一直到1912年民國成立後,江瀚先生擔任京師圖書館館長之後,才正式開始對民眾開放。

1914年,京師圖書館在前青廠西口永光寺街開設分館,同時廣化寺的圖書館閉館。

而現在的圖書館則是1931年新建的圖書館,在文津街。

文津街之前是一條無名街道,因為修建了圖書館,才被命名為文津街,一直延續到現在。

文津街就在北海西側。

其實從軋鋼廠到文津街是通公交車的,而且這個年代,街上還有不少的黃包車。

只是張衍自從穿越過來之後,喜歡上了步輦。

走過一條條古老的街道,看著面帶菜色但是精氣神十足的男男女女,心裡異常的踏實。

這個年代的北京圖書館,雖然不如後世,是世界五大圖書館之一,但是對張衍來說足夠。

藏書一百四十萬冊,天時地利,醫卜星象,道藏佛經全都有收藏。

張衍按照目錄索引,找到醫學類書籍的區域,有些傻眼。

不是少,而是太多了,整整兩個書架的醫學書籍,讓張衍不知道從何選起。

這個年代,西醫的發展已經成熟,分科詳細,並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

在圖書館轉了一圈,張衍發現自己來錯地方了,這裡收藏的醫學類書籍確實很全,可是很多都是研究類著作或者目錄類的學術研究類書籍,還有中國醫學史之類的書。

他需要的是類似於教科書的醫學書籍。

這樣的書,圖書館也有,比如建國後翻譯的《臨床醫學》、《診斷學理論與實踐》等等,都是他需要的書,但是他需要一刷二刷甚至三刷。

我的中醫不科學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