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震慑石立贵,确立研究方向(1 / 2)

 都市種田 / 都市 2184 字 2023-03-05

最終還是定了下來,由消化內科主任石立貴擔任肝膽疾病中醫療法的課題組組長,趙鵬程擔任副組長。

當然,這個組長只是西城醫院方面的組長。

消化內科也有病區,可以收治病人。

張衍對此沒有意見。

誰擔任組長,副組長,對張衍來說都無所謂。

接到通知之後,張衍專門抽出時間來和石立貴、趙鵬程見了一面。

“張院長,您看咱們這個課題組什麼章程?”石立貴笑的很開心。

再也不用羨慕趙鵬程,今年的先進,他也能爭一爭。

“肝膽疾病,從廣義上來說,肝有疾,則膽必有症。

但是,狹義上,肝病和膽病,還是有區別的。

所以,我認為,我們可以把這個課題分成肝病和膽病兩個部分,先對兩個部分的疾病進行梳理,然後再統計對症的診療方案。”

“張院長說的對,肝病發作,往往都會誘導膽囊發生病變,兩者是統一的,又是分開的。

我們西醫針對肝膽疾病的治療手段,還很單一,就是單純的進行抗病毒的治療。”趙鵬程點點頭很是認同的說道。

“英國麥凱阿倫在1947年的時候,提出了【乙型肝炎】這個概念。

經過五年的研究,提出把因糞便汙染了食物和水後經消化道傳播引起的肝炎稱為【甲型肝炎】,因汙染血液經輸血傳播引起的肝炎稱為【乙型肝炎】。

而我國西醫對肝病的重視程度,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國對肝病的認知和治療手段,就落後於西方國家。

只是,大家對疾病的認識不一樣,命名不一樣而已。

在西醫的解剖學中,肝病的發展過程是: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

肝病發展都是由於病毒侵蝕肝臟,導致肝臟一步步病變加劇的一個過程。

而中醫上,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中對肝臟已有比較全面、樸素、形象的論述,如:【肝者,將軍之官,謀略出焉。】、【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肝主敷和。】、【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金匱要略》曰:【知肝之病,當先實脾。】

中醫對肝病的認識可以說遠超西方國家對肝病的研究。

古代先賢留下來的治肝妙方繁多,肝病的致病機理也非常的多且雜。

經過數百年,上千年的梳理,中醫總結出來,肝病無非就是三個方向:肝氣、肝火、肝風。”

張衍的一番長篇大論,直接把石立貴和趙鵬程給說的愣在了當場。

“張院長對西醫也有研究?”石立貴小心翼翼的問道。

如果張衍剛剛引經據典的論述,僅僅引用中醫典籍,石立貴並不會驚訝。

都知道,張衍的中醫水平很高。

這個在西城醫院是共識。

可是,張衍張口就是西方國家對肝病的研究,甚至比他這個消化內科的主任還清楚。

這就有些嚇人了。

你一箇中醫,不好好研究中醫的開放抓藥,你研究我們西醫的解刨病理學?

“呵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西醫也有起先進性,比如很多疾病,如果單純的用中醫來治療可能見效很慢,或者乾脆說是束手無策。

我的中醫不科學最新在線免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