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县城布市的萌芽(1 / 2)

 都市種田 / 都市 2101 字 2023-12-24

對於王峰的那點小算計,李文一點也不生氣,畢竟都是朋友嘛!而且自己有這個能力。

再說了,家鄉變得更好也是他李文的心願。

對於前世老家未來發展走向,身為過來人的李文很是瞭解,只能用四個字形容,自作自受。

李文老家渭河縣屬於半山半平原地貌,自然資源匱乏,既沒有煤礦,也沒有其他礦,自古以來都是典型的農業縣,窮的比較穩定。

前世到了八十年代,渭河縣憑藉自己交通和信息的優勢大力發展紡織業。

僅僅幾年的功夫,渭河縣就成為西部五六個省份最大的布批交易中心,當時在整個國家都是排名前列。

這在當時很不可思議,要知道渭河縣可是地處內陸啊!而且只是一個小縣城。

在當時,很多南方沿海地區都從渭河縣採購棉紗、布料,甚至是成衣。

在八十年代,在渭河縣,只要人勤快,可以說比省城人都有錢,幹一兩年年賺幾千上萬比比皆是。

前世李文小時候經常去外公家,母親就和李文說,外公家的房子就是她小時候用縫紉機兩年賺的。

那時候的母親才十幾歲,而那麼一棟磚瓦平房需要七千多塊,這在萬元戶的八十年代可是一筆鉅款,由此可見當時渭河縣的繁榮。

也可能是財富來的太突然,渭河縣人兜不住。

渭河縣深居內陸,沒有沿海地區人那樣消息靈通,也沒有人家那樣祖祖輩輩做生意的腦瓜,幾年下來,渭河縣的人飄了,沒錯,就是飄了。

由於渭河縣布匹市場發展速度太過迅猛,渭河縣布匹交易中心迅速在全國打響了名聲,自全國各地的商人每天都是蜂擁而來,趕著搶著來渭河縣進貨。

供小於求,偏偏客戶爭搶著塞錢訂貨,渭河縣人按耐不住心中的貪婪了。

缺斤少兩、八尺賣十尺、布匹質量差,等各種糊弄人的小聰明紛紛上演。

很多客商拿樣時滿心歡喜,收到的貨時確實如遭雷擊,簡直是羊頭變狗肉,買回家不是一個袖子長,一個袖子短,就是褲子變成了“瘸子”。

而這樣的行為不僅給布匹交易中心抹了黑,更是給整個渭河縣的形象抹了黑,同時也斷了整個渭河縣的財路,

到了九十年代初,渭河縣布匹交易市場迅速衰落,現實給了渭河縣人民狠狠一巴掌,讓其從財富的美夢中醒了過來。

而這,也導致未來幾十年渭河縣都在為自己的失信行為買單。

前世李文小時候,父母經常聊到他們年輕時渭河縣布匹交易市場的繁榮。

但每次說完,臉上都是止不住的後悔和惋惜,直嘆渭河縣布匹交易市場是渭河縣人自己搞壞了,還給自己落了一地壞名聲。

剛開始李文還不懂,心裡還埋怨父母不會做生意,哪能做缺尺短寸的事情來呢!

後來,李文慢慢長大後才明白,當時市面一片繁榮,供給遠遠小於求,這種情況不能怪渭河縣的老百姓愚昧無知,也怪當時管理者的不作為。

後來,到了新世紀,全國大發展,漢陽市大部分縣也都是很緊世代,很多渭河縣本來的“小老弟”都迎頭超越,發展迅猛。唯獨渭河縣身為漢陽市最大的縣城沒落,發展不溫,更別說火了。

重生1961帶著食品批發部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