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钦差大臣李卫(1 / 3)

 歷史古代 / 穿越 2795 字 2023-06-25

韓景琦這一次發揮了重大作用,按照李衛的指示,他選擇了針鋒相對,在江南等地與沈氏集團大打出手。由於他的牽制,沈氏集團為保住自身勢力,一時間顧不上關照山東,導致山東沒發生過任何過激的事端。

康熙六十年,張廷玉奉旨與都統耗賴等赴山東穩妥地處理了鹽販王美公等“聚眾劫掠屯莊”案。

“絕苞且,杜請花,銼玫肅然”,張廷玉涉政不久,他的才幹便嶄露頭角。

一干人犯被押送至京城,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而漕幫的勢力,尤其是陸地上的勢力,更進一步的加強,天下第一大幫的雛形已經開始顯露出峰端。

但同年,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春夏大旱,尤以山西陝西更為嚴重。

山西旱,涑水涸。

李衛以戶部專員身份隨左都御史朱軾趕赴山西賑災,從京城出發時開始,李衛就模仿著從電視裡看過的那些欽差樣子,大搖大擺的坐著轎子,一臉的肅靜,看人的眼神中都充滿了冷冷傲氣。

李衛還專門提前十幾天,每天暴曬太陽,將自己曬得黑了很多,就差腦門上缺一個月牙,只可惜要是紋的話太疼,李衛承受不住。畫的話,怕是還沒出京城就成大花臉了。

由於時間緊任務重,需要儘快趕往受災地,欽差的隊伍沒有那些想象中的對旗、對鑼、對牌、對傘、對扇、金瓜、月斧、朝天鐙等場面。

就隨意的舉著兩塊 “迴避”和“肅靜”的牌子,讓李衛大失所望,自己難得做一回欽差,卻沒有了那不可一世的架子,真是掃興的很。

“朱大人,朝廷給了我們多少銀兩用來賑災啊?”李衛問道。

朱軾回道:“山陝旱災,發帑金五十萬治賑。這已經是朝廷如今能拿的出的極限了,你我任重而道遠啊!”

李衛苦笑著搖了搖頭,銀庫有多少錢,自己清楚的很,能給這些已經是不容易。

康熙老頭啊!真是老了,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憑藉康熙的能耐,這些不是沒有辦法解決,只是這老頭根本就沒想去解決,他的精力大都耗在了多年的討伐上了。

如今只有五十萬帑金,光是整治漕河水道都不夠用,水道不通,各地的賑災物資就難以運來,而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行,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當下之急。

李衛與朱軾商議,兩人分工合作,緊密配合,陝西陝西的那些大戶由朱軾負責勸糶給賑,而李衛主要負責調查建立在各地的義倉。

所謂的義倉就是平時往年除了上繳國家的錢糧賦稅外,還會有一部分錢糧留下來保存以防止意外情況的出現,到時就可以使用貯存在地方州縣倉庫的的糧食賑濟災民。

相遇在清朝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