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封云南布政使(1 / 3)

 歷史古代 / 穿越 2510 字 2023-08-12

雍正二年,為興利除弊,同時也為緩解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清廷下發了一道命令。

各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釐定火耗的額度,徵繳之後統一納入國庫並登記造冊。徵收的火耗除填補國庫外,多出來的部分以養廉銀的形式下發,作為各級官員俸祿之外的一項額外收入,以補貼家用。

李衛頓時恍然,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火耗歸公啊。

自從離開京城來到地方後,尤其是雲南這地方,李衛接觸了一些官員,為了整理鹽務,也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一些事情。

各地上交的國庫稅銀亂的很,朝廷收十兩,官員們就敢收五十兩,剩餘的自然就進了自己的腰包,老百姓怨聲載道,罵得都是朝廷,好處卻全是官員的。

自己當年在大清門走廊上置櫃,寫著某王贏錢的事情,其實針對的不也就是這個原因嗎?

火耗是歸私人還是公家,看上去都是搜刮民脂民膏,但有康熙老頭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結果就會是天壤之別。

哪怕你收一百兩,也都是朝廷的,官員毛線都沒有,但你敢撈一分便立馬治你罪,傻子才去收高得離譜的火耗。

這樣無疑就有效解決了自明朝起就長期存在的地方官橫徵暴斂的弊政,對百姓而言自然是減輕了負擔。

火耗歸公的順利鋪開,也不知有沒有當年自己的貢獻,只可惜四爺什麼也沒說,少了一次青史留名的好機會。

管他呢,反正爺的零花錢會多出不少,也不用老是小心翼翼摳摳搜搜的過日子了。

喝點品質好些的普洱茶,真他媽貴啊!

得到火耗歸公這個消息後,張明德興奮的快要飛上天,直接告別李衛就要去京城找火雲邪神,商量一下怎麼去下海抓大魚。

火耗歸公對於大多數普通官員有好處,也沒人會有意見。但對於那些位高權重,有深厚背景的高官來說,那就等於是在割他們的肉,喝他們的血。

對各地賬目實施清查,嚴防舞弊的行動就要展開,粘杆處的作用就要開始顯現出最大威力。

除了粘杆處的暗探之外,當年神秘學校那些步入社會打拼的學生們,也將有了發揮能力的機會,大不了分些錢給他們就是了。

看著張明德一臉貪財的模樣,李衛就氣不打一處來,罵道:“你他媽的最近都掙了不下十萬兩銀子了,還沒個夠啊?”

張明德眨巴著眼,很認真的回覆道:“如果有錢也是一種錯,那我情願一錯再錯。”

相遇在清朝完本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