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0章 劝说成功(1 / 2)

 抗戰諜戰 / 穿越 2114 字 2023-12-11

趙志國說過,他要帶著更多的人看到戰爭的勝利,而不是倒在勝利的路上。

當一個冒險的方式和穩妥的方式同時能實現目標的時候,趙志國更願意用後者。

作為司令,趙志國當然知道祝浩的計劃能夠減少第一軍分區十幾萬噸物資的消耗,也能夠讓第一軍分區早日部署下一場戰鬥。

祝浩的方案並不足以說服趙志國,採用更冒險的行動來打這場戰鬥。

姚鵬舉在祝浩的臉上看到了失落:“祝旅長,你們做得很不錯,已經加速了滹沱河東岸日軍的瓦解。”

四旅的辦法已經奏效,在這方面,祝浩比呂正要做的好。

“司令,我還是想堅持打這一仗,我們需要時間,崗村比我們更需要時間,他此時肯定在籌劃更周密的佈防。”祝浩說。

趙志國他們也一直在關注崗村。

崗村最近雖然鬱悶,但他可沒有停止練兵,整頓軍備。

若是給崗村充足的時間,崗村把新兵訓練出來,部署於各個城市,會給部隊後續進攻增加更大的難度。

“你是想說,以後我們的戰鬥會比現在更加困難吧?”趙志國問。

“對!”

“崗村就是再練兵,他的部隊也變不成精銳,時間短,也沒有那麼多物資可供日軍消耗,其次就是戰鬥經驗的問題。”趙志國說。

日軍會越打越窮的,第一軍分區反而會越來越富。

不過趙志國也真看出了祝浩想打這一仗,要不然祝好也不會風塵僕僕地趕回來。

“司令,還有一個理由,我們的機械化部隊要是繼續東進,靠我們的開車和民兵隊伍難以維持前線部隊物資的需求,我們必須要建鐵軌。”祝浩說。

十幾萬部隊東進,除去第一軍分區的後勤部隊,還需要動員後方幾百萬次的人力來往前線運輸物資。

如此大量的動用百姓,必定會影響後方的生產恢復工作。

鐵路一旦建成,火車完全可以縮短前線到後方的時間。

而且前線如果需要調動兵力,火車完全可以在一夜之間將幾萬部隊送到前線去。

當年大清調動兵力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趕到南方,英國軍艦從殖民地調兵半個月就能夠到。

祝浩看到趙志國沒有反駁,他知道趙志國動搖了:“淞滬會戰時期,很多地方沒有直達淞滬地區的鐵路,一個師坐上火車,趕路一半沒有鐵路,就坐汽車,有三分之一能夠坐上汽車就不錯了,剩下的人走路,結果一個師的番號到達淞滬地區,實際上只有一個營的兵力。”

淞滬時期,鐵路不通,公路不暢,有的卡車半路拋錨。

一個師鬥志昂揚地往淞滬地區趕路,有的部隊速度快,有的部隊速度慢,最後投入戰場的兵力大打折扣,一個營要擔任起一個師的職責,怎麼可能守得住陣線。

會戰的失敗有指揮的原因,有武器的原因,部隊的運兵速度也有很大的一個原因。

第一軍分區的機械化部隊只要動起來,炮彈,子彈,油料,都得備齊了,要不然上了戰場,連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

抗日之鐵血狂兵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