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红鬃烈马(1 / 4)

 年代 / 現代言情 3261 字 2023-07-29

“不像,看起來像是十一二歲的。”主要是身高在那擺著呢,比趙鑫也矮不了多少,趙鑫在不和何雨水這個變態比的情況下,在同齡人中,那也是佼佼者的存在。這個小姑娘能有這個身高,放到十一二歲的孩子裡面也是出類拔萃的。

“所以說她奶奶對她相當不錯,實際上,他們全家只有她奶奶一個人一天三頓稀得,基本上就是餓不死就行的狀態。”

趙鑫也沒問為什麼不能跟他們大院賈東旭似的買議價糧或者找人換一下糧票。原因就是沒錢,孔素英她爸是翻砂工,工資是比較低的,工作量又比較大,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已經實屬不易了,這純粹就是她奶奶會算計。

“她奶奶已經和她媽所在的村子商量好了,過完年回農村頂她的名掙工分,去分個人頭糧,能省一分是一分。”

“他們村挺通情達理的啊,居然能讓外人進來掙工分。”趙鑫挺感慨的,畢竟多一個人,大家分到的糧食就會少一些,一般情況下是不允許外人過來分人頭糧的。

農村分糧有一套特有的制度,就是按照人工分,地好一點,多一點,產糧多的地方,能做到人六工四,產糧少的地方一般也都是人八工二。什麼意思呢,交完公糧之後剩下的糧食裡面,要拿出六成到八成出來,按人頭平分,剩下的按照工分分。你只要是村裡的戶籍,並且有工分,那就可以分到人頭糧,這是大家活命當然保證,也是公平的底線,一個人一年多少斤糧食。剩下的糧食按照全年全村的工分情況,平分算出一分多少糧,然後按照各家的工分分下去,這是效率的保證,防止有人磨洋工。

在這種制度下,農村會自己定規矩,你一年的工分達不到多少,是不會給你分人頭糧的,孕產婦,小孩和孤寡老人除外,都是鄉里鄉親的,也沒有人會去挑戰這種約定俗成的規矩,哪怕是這個規矩他並不合法。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種情況下,仍然有人會謀算著不幹活,那就是買工分。假設能分到人頭糧的工分是一千個,那他就找人換一千個,把自己的人頭糧分到手,然後從自己的人頭糧裡拿出相應的工分糧給他,或者再加一點,自己還能剩下不少,都是一個村的,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餓死吧,但是已經出嫁的,進城的,是享受不到這種福利的。這種情況只有到糧食增產增收,人頭糧不如工分糧多的時候,才能解決。

五零見聞錄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