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城乡倒挂第三步(1 / 3)

 年代 / 現代言情 3247 字 2023-05-02

有句話叫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又有句話叫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招苦命人。

賈張氏等賈東旭回來之後,把這事兒說了一遍,然後囑咐他明天請個假,去張家莊賈張氏的弟弟那裡看看,看看他們是個什麼情況,順便找他舅舅把糧食拉回來,能拉多少拉多少。

這邊還沒說完呢,閆解成就開始拿著鑼敲了起來,這是要開全院大會啊。陸陸續續的,大家又集中到了前院,然後看到了坐在正中間的崔幹事,崔幹事是這一片的劃片負責人。所以下發國家政策這種事,一般都是他來管。

不過前幾次,他來的都是好事,所以大家還挺歡迎他的。

崔幹事也不用別人起頭,先是講了工業國家的優勢,說了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然後講了,要想不落後,就必須發展工業。但是我們發展工業的時機並不成熟,因為我們的農業不夠發達,我們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是耕地面積並不多,而且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連能按時吃上飯都做不到。

就在大家以為這一次的目的跟往常一樣就是要大家節約糧食的時候,崔幹事話題一轉,“所以說,為了人民群眾的公平,也能讓更多的百姓吃上飯,咱們市裡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展開糧食定量供應的試點,為全國糧食統一管理,趟出一條路來,每個月底,老易都要到街道把你們全院的糧票領回來,有多少票,買多少糧,不能多買,糧票嚴禁倒賣,凡事倒賣糧票的一律從嚴從重處理,最高死刑。”

聽到崔幹事這麼嚴肅的說法,大家也都不自覺的緊張了一下。

“我先說一下這個定量的問題,咱們大院沒有特殊工作人員,沒有軍人,所以這兩種忽略不計了。以老易為代表的重體力勞動者,包括機械工人,建築工人,農業工人等等,每人每月男的四十八斤,女的四十二斤。”

下面大部分都都已經做好了大幅縮減定量的準備了,但是沒想到,這個標準居然還能接受,反正大家平時買糧也不會超出這個數,多了也買不起。但是接下來的東西就讓人破防了。

“輕體力勞動者,像炊事員,醫生,紡織,釀酒,食品之類的工作,男的三十八斤,女的三十四斤。至於行政編制,店員,老師,廣播員之類的崗位,男的三十二斤,女的三十斤。沒有工作的普通市民,男的二十八斤,女的二十六斤。”

然後崔幹事又詳細介紹了,各個年齡段的糧食定量。但是,這裡面又出了一個問題,“崔幹事,我們家鑫鑫,今年不滿十歲,但又是高中生,是執行二十九斤的高中生標準還是二十斤的十歲以下的孩子的標準。”趙芹可得把這個東西弄明白了,差的老多呢。而且除了他和梁拉娣估計沒有人關心這個問題,何雨柱不在家,跑著找何大清學技術去了。一般能上到高中,中專或者大學,哪怕是初中生,也一定大於十歲,適用成人的標準,學生的定量高,自然要往上算。

“趙芹同志,你說的這種情況,市裡也有安排,糧食定量以工作為主,也就是說趙鑫同學,明年考上大學,她就適用大學生三十四斤的定量。咱們得新糧本上這些都寫的清清楚楚,以後無論什麼原因,只要定量發生改變,那麼大家都要儘快去街道報備。如果以後發生了考學,工作調動之類的戶籍遷出的情況,大家也要到街道報備一下,拿糧食關係變動證明,否則到了新地方,沒飯吃。”

五零見聞錄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