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几个问题(1 / 3)

 年代 / 現代言情 2928 字 2024-01-08

這一章回答幾個讀者評論,雖然發表評論的讀者不一定能看到這裡。

第一就是一個軋鋼廠不應該是支部,而應該是其他的。

很抱歉,有些話你能說,我不能說,打不出來,只能用支部代替。

第二就是,軋鋼廠的級別降級問題。

首先來說shougang並不是石鋼,是基於石鋼整合而來的,軋鋼廠更不可能是shougang,這個前文說過了。正常情況下,一個軋鋼廠即便是有一萬人,正處也就到天了,一軋才那麼特殊的地位,兩萬多人,才正處。但是在當時,部分積極配合的標杆會高配,但是完成改造之後,會降級到應有的標準。歷史上的三軋自然沒有這個待遇,但是不是為了迎合電視劇嗎。不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一次降級沒有成型。真正的管理流程應該是是,冶金部大於鋼總(局)大於shougang大於下面某鋼廠大於某個軋鋼廠,所以我一直說他是石鋼的下屬,哪怕shougang出現了,他也不會歸他管轄。劇裡貌似是紅冶鋼廠。

第三就是中專和高中的問題。

中專最早是有三類的,第一類就是大專,只招高考生,第二類是高考生和中考生都要,第三類就是子弟學校,讓工人孩子在進廠之前就開始學習技術,實際上本質上是個技校。至於高考,不是高中生的特權,只要有介紹信 都可以參加報名。所以這個時候,對於中考生來說,高中絕對是好於中專的,至於說什麼中專畢業就比大學低一級,拜託,現在的中專本身就只比大學低一級好嗎。高中和中專沒有可比性。

後來由於城鄉人口調整,也開始了教育清退,清理了一大批混日子的子弟學校。對於一些學校也進行了整合升降,從這個時候,就已經徹底區分了中專和高專,一個可以招中考生,一個只招高考生,但是在學校上,都是某某專科學校,實際上依然是隻比大學低一級,高中和他們沒法比。

再後來,高考取消,改成推薦大學。那群包分配,還能考的,可以招中考生的中專瞬間成了香餑餑,但是這個數量很少,和龐大的高中生數量來說,幾乎沒有可比性。

後面恢復高考,允許初中生和高中生同時參加,但是這個時候,所有的中專和高專類似,只招高考生,高中就更沒法比了。截止到目前為止,考高中和考中專都不是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而是你不考上高中,你想考中專都難。哪怕是是中考生在面對中專和高中的時候,第一選擇也是高中。原因很簡單,你要是能讀完高中,再來考你想去的這個中專,基本上是十拿九穩。

但是後面,中專和高專全面分開,只招高考生的高專和高職合併為大專,算到大學那邊去了。中專則開始下放到只招中考生的水平,中專生也不再是隻比大學畢業生低一級了,而是成了產業工人孵化器。完全和大學沒法比了,供銷學校為什麼能成為第一中專,就是因為它依靠龐大的供銷系統,保證了畢業生的分配和待遇。當然由於中專的生源質量提升,也有很多人能考上大學,這畢竟是少數牛人行為,因為中專的科目安排和高考安排差距已經很大了。

五零見聞錄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