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有人算计闫阜贵(1 / 3)

 年代 / 現代言情 3119 字 2023-04-23

技術科長在拿到資料之後,立刻組織了論證,當天晚上就跑到總廠,拉來了一個技術小組和一臺進口的自動手弧焊機,這些人和設備都是勝利廠的。開玩笑,什麼叫肥水不流外人田,鋼鐵學院再怎麼是堂兄弟,那也是外人,咱還有親兄弟呢。勝利廠作為總廠的親兒子,設備是要比紅星廠要好一點的,但是它的規模也小,但是它生產的東西技術含量要高得多。勝利廠有研發任務,所以別看人家級別不高,但是有資格接收大學生,這個研發小組就有一個材料方向和一個機械方向的大學生。

實際上,趙鑫和何雨水給出來的技術資料,已經是非常完善的了,裡面有幾處她們故意改錯的地方,只要一實驗就能解決問題,至於送氣裝置和送絲機,都不用她們兩個幫忙。人家技術科自己搞定,現在沒有專門的弧壓傳感送絲機,咱就研究一個電流和送絲速度的對比表,一點點的手調。

同時全新的焊管車間裡,一條全新的卷管機正在安裝調試,現在的焊管生產並不是連續的,而是由卷管機把鋼管卷好,用定型輥固定,然後拉到一邊,由工人手動把這條縫焊上,費工費力,效率還低。雖然有自動焊機,一是貴不說,焊接質量還不如手動的。但是這一次的設備調試明顯是按照連續生產設備調試的。

研究的時候,趙鑫和何雨水也在一旁幫忙,提供技術靈感,畢竟她們可以在實驗室裡測試。所以兩個技術小組對兩個小丫頭的評價就是腦子真靈,基礎知識雖然不紮實但是學習速度快。由於兩個人從小經營的天才人設,所以倒沒有人對他們產生懷疑。但是她們兩個在這裡的的消息對外是絕對保密的。

你想改進,首先你得先把焊機的原理研究透吧,所以,新來的韓書記又通過部裡協調了北方電氣廠的一個技術小組過來幫忙。他們也震驚於兩個小丫頭的學習速度,但是很快這個研究小組就變味了,由改造焊機,變成反向測繪,自己製造一臺焊機,再後來電器研究所也來了兩個人。何雨柱被專門抽了出來,對整個小組進行後勤伙食保障,廠裡明確規定,每個人每天最少要保證三兩肉的供給。

對比另一個自發進行的研究小組,這待遇差距也太大了吧,有夢想的反土著三人組,能咬牙堅持,易中海無所謂,但是其他的人可就不願意了,所以整個小組,來了走,走了來的,人員變動極大。實際上只要他們向廠裡求援,廠裡一定會對他們進行扶持,但是易中海想要增加自己在廠裡的地位,三人組則是純純的不想和別人分享功勞,所以四個人就是死撐著咬牙不求援。但是機修車間主任和鍛造一車間主任,以及技術科,甚至是生產部,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他們就是想和廠裡或者說部裡支持的那個小組比一下,看看誰更厲害。

兩個小組同時在今年爆發這裡面有系統的原因,說白了,今年廠子才是國家的,他們去年哪怕是提出來,要麼轉走,要麼擱置,今年才有可能正式啟動。但是趙鑫和何雨水不是全職的,她們還要上課,雖然不知道上課有啥用,但是趙芹就是不同意。

五零見聞錄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