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8、聋老太太少有的好意(1 / 4)

 年代 / 現代言情 3626 字 2024-01-11

說兩句閒話,某國內文學獎獲得者,進行講話和採訪的時候,說過一個問題,他說,他十五歲之前沒有穿過衣服,因為家裡窮,沒有布,十歲之前沒有見過照相機,全家不敢生病,因為沒有醫生,說的跟真的似的。但是有人扒出來,他在某次採訪的時候說,他小的時候,母親生病,是省專家團組織巡診的時候給治好的,另一次是縣醫療團巡診給治好的。而且他還有一張,八歲時候拍的穿著衣服的照片。看到這個,那些說他是為苦難發聲,替老百姓說話的人,又應該怎麼說。整天把國內多麼慘,怎麼窮,編造出來,翻譯成十四國語言,去舔他外國爹的溝子挺光榮是吧。好久之前寫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人說我胡說,我和他評論區對線,居然刪評論,不要臉。

我知道某個高校曾經特聘他為名譽教授,結果橫幅上,全是唾沫。確實有十歲之前沒有見過照相機的,現在都有,但是這個人不是他,一個大作家,先別說愛國了,連最起碼的誠實都做不到,採訪和演講都整天胡說八道的,那他寫的那些垃圾的真實性又能有多少。

看到這個,我就想到了之前毛熊那群從監獄裡放出來的,叛國的文學獎,所以我說他是個政治獎有問題嗎。某知名高校在讀博士,還專門做視頻,打著為民請命的幌子,把我們沒有諾獎,說成是國家問題,體制問題,還帶頭攻擊國家,真是不知所謂。我認識的博士也不少,大家普遍觀點就是,當前環境確實達不到他們心目中的標準,但是在一點點變好,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國外也不達標。(500字,不佔字數)

說回正文,但是73年之後,由於飛機失事,城裡更亂了,再加上,工作崗位實在是緊張,這一次才再一次重啟了強制下鄉。和之前那一次強制不一樣,這一次備戰要求,和保存有生力量的要求,相對降低了。再加上經過了前面幾波人的努力,知青已經和當地形成了一個相對良好的生態,所以這一次對女知青的限制比較小了,這才出現了相對較多的女知青。但是由於輕工業的發展,女性依然比男性更好就業,所以女知青也只是相對較多。

73年之前,知青下鄉真的不是去種地的,大家有的是工作要幹,完善基層的醫療,教育,行政,文化體系,發展地方工業,大隊集體加工廠,公社大集體工廠等,在農村實行科學育種,科學種植等等,這才是知青正兒八經的工作,當然你自己不夠優秀,啥都幹不了,那就兩說了。73年之後由於人數更多了,沒有那麼多崗位了,才有了真正必須下地的知青,一部分優秀的依然還是從事上面說的那些工作。為啥,因為四三計劃,從農村召回了一部分知青啊。而且知青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團體,和地方的交集沒有那麼深。

五零見聞錄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