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吴倩倩下乡(1 / 4)

 年代 / 現代言情 3277 字 2023-06-17

這件事兒對大院有沒有影響呢,也有吧,首先就是趙芹,一直在廠裡呆了接近一個月,連家都沒回,只是去總廠的時候,稍微繞一下路,去看看趙鑫,或者趙鑫去廠裡找她,後果就是趙鑫也基本沒回家。家裡的吃的都讓梁拉娣拿走了,易中海還想給賈家爭取一下,但是梁拉娣說了,這些都是要還的,不了了之了。

另一個是楊廠長受了處分,李主任後臺倒了三分之一,所以兩個人在短時間內特別老實,別說違規招待了,就連正常的招待餐都嚴格按照規定來,而且要求大灶小灶都要嚴格控制做飯的數量,禁止浪費,所以剛剛執行了幾個月的賈家幫扶計劃,無疾而終。

趙鑫這麼長時間沒回家,則是幹起了無償加班的活,她和趙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她可幹不出和趙芹斷絕關係的事兒來,她只希望能看到她的面子上,能早一點解除趙芹的處分,最好的辦法就是成果,什麼幫助都不如在某個方向取得突破更現實。這一次趙鑫尋找的方向依然是焊機,信息來源依然是某外文雜誌,電渣焊,眾所周知電渣重熔設備就是一個大號的電渣焊機,所以這就是一個一分二,二合一的方向。

為什麼選擇這個方向呢,原因是趙鑫在和何雨水聊天之後才發現,電渣重熔技術現在世界上居然真的沒有可以正常工業使用的設備,基本上都是實驗室設備,沒什麼意義。填補國內空白,和成果領先世界,哪一個更好自不必說,關鍵是這東西有個好處,技術含量其實是真的不高。

最初58年各國初建的時候,都是五百公斤的爐,能建成一個三噸的報紙都得吹三月。但是僅僅用了幾年,三十噸,五十噸就都來了,連工業發展比較拉胯的三哥都弄出了幾十噸的爐子(有人說三哥工業底子比我們強,實際上那個時候三哥的輕工業是真的厲害,但是重工業,呵呵。帶英不是做慈善的,給它留下的東西不少,但是都是博物館級別的,或許比咱們強點,他們自己的工人素質也不行,根本玩不轉,但是三哥當時的棉麻紡織行業好厲害)。設備上沒有難點,真正難得其實是電渣的配方,所以這歸根結底又是一個化工問題。

有單位支持的趙鑫所能調動的能量遠大於當年在紅星廠的能量,就參與的人員水平不知道比當初高了多少,韓工通過段廠長給趙鑫協調了一個真正的工程師當助理。再加上趙鑫立功心切,每一步都是在實驗室模擬之後才拿出來的,惹得韓工都忍不住找她談話了。

五零見聞錄最新全文無錯無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