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赋税的弊病(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83 字 2023-08-30

嘉靖十年,御史傅漢臣將“通計一省丁糧,均派一省徭役”的方法稱為“一條編法”,即後來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前,賦和役分開。

農民除了繳納田賦外,還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

田賦、雜役徵收由里長、糧長辦理,徵收後的銀子和實物由保甲人員解運。

一條鞭法後。

賦稅和徭役簡併為一體,將賦歸於地,計畝徵收。

田賦和徭役也不再由里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徵收,解繳入庫。

同時。

田賦除蘇杭等少數地區徵實物供皇室使用外,其餘地區田賦和徭役一律改徵折色,即折為色銀。

張居正死後,除了一條鞭法外,其餘各項變法政策均被廢除。

還有...

自天啟年間起,地方官府在一條鞭法外另行增加徭役賦稅,一條鞭法名存實亡。

崇禎見無人接李邦華的話,於是抬起頭問:“今年是崇禎十七年,朕聽說有的地方已將賦稅徵收到崇禎二十四年了,可有此事?”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無論欠繳還是多徵,都是他們的“傑作”!

現在舊事重提,都有種不好的預感。

“回陛下。”左都御史施邦耀站了出來:“經都察院核實,各府,州,縣確實有類似的情況發生,而且非常普遍。至於原因,需向戶部核實。”

戶部管錢糧,他們是第一責任部門。

在眾人的注視下,戶部尚書方岳貢走出來拱了拱手。

他不是不想逃避這個問題,是沒辦法逃避。

“陛下,此事說來話長,臣需要時間解釋。”

崇禎目光在大殿內掃視一週,聲音平淡:“方尚書長話短說。”

方岳貢再次施禮,隨後說道:“在陛下免全國一年賦稅徭役之前,錢糧匱乏,國庫空虛。”

“面對這種情況,朝廷開始加徵三餉。”

“有些百姓的田地受了災,別說三餉,就是正常的賦稅和徭役都交不上,於是出現了欠繳的情況。”

“一條鞭法前,賦稅和徭役沒有併為一體,由里長、糧長辦理。這些百姓出現空缺,可以由里長、糧長想辦法填補。”

“一條鞭法後,賦稅歸於地,計畝徵收,且由地方官吏直接徵收,解繳入庫。出現缺額的情況後,官員們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只能想辦法加派。”

“總體來說,是先出現了欠繳,官員們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只能多徵。”

“情況大致如此。”

方岳貢說完之後,邁步退回自己的位置。

“是這樣嗎?”崇禎問左都御史施邦耀。

“回陛下,方尚書所言不假。”施邦耀目光一挑,“但據臣所知,欠繳的人中有兩種,一種是沒錢的百姓,還有一種是有錢的士紳。”

“士紳們雖然有錢,卻想方設法逃避朝廷賦稅。於是賄賂當地官員,讓他們免徵自己的錢糧。逃稅的士紳多了,缺額的窟窿就變大了。官員們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只能向百姓加徵。”

“今年徵明年的稅,不夠就加徵後年的稅,久而久之,有些地方就出現了我朝十二年徵收我朝二十四年稅的情況。”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