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与人斗,其乐无穷(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045 字 2023-12-05

五月十五日,崇禎接到了呂大器的塘報。

“好,甚好!”崇禎拍著大腿將塘報遞給王承恩,王承恩則轉身將塘報轉交給範景文。

範景文兼著禮部尚書的職,此時正與崇禎商議即將到來的秋闈。

鄉試又稱秋闈。

大明有律,逢子、午、卯、酉年八月在兩京和各行省治所(省會)舉辦鄉試。

崇禎十八年是農曆乙酉雞年,妥妥的鄉試之年。

全國各地的學子都盼著能在鄉試中斬獲成績,好繼續參加明年三月份的會試。

明代的科舉考試有三個級別。

第一級別的考試是省裡的鄉試,考中後獲得舉人身份。

鄉試第一名稱解元。

第二級別是次年在京師舉辦的會試,考中後獲得貢士身份。

會試第一名稱會元。

(貢士又稱準進士,所有貢士都需要參加進士科考,不過這次考試特別簡單,只要去參加考試,主考官就會將其錄為進士。)

第三級別的考試是殿試,又稱廷試,是大明朝最高級別的考試。

殿試第一名俗稱狀元。

連中三元是連續中得解元,會元和狀元。

獨中三元則是考中解元后的次年沒有考中進士,隔了幾年後才連續中了會元和狀元。

無論連中三元還是獨中三元,想達成這個目標都非常難。

明朝近三百年曆史,連中三元的只有兩個人。

第一個是洪武二十四年的直隸人黃觀,第二個是永樂十六年的福建人李馬。

當時永樂皇帝覺得這個名字不好聽,親自改名為李騏。

其實縱觀整個科舉一千三百年曆史,連中三元的也不多,只有區區十五位(文狀元)。

(科舉考試始於隋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終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範景文收回思緒,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塘報,看完之後眉頭一皺。

“陛下,呂大器確實有領兵之才,不過...湖口,彭澤,望江三縣不戰而降屬實有些蹊蹺。”

“不錯,非常蹊蹺。”崇禎收起之前的笑容,嘴角微微下沉。

這三縣的投降直接讓金陵門戶安慶暴露在張獻忠面前,對整個時局的影響很大。

如果他們沒投降的話,袁繼鹹能第一時間支援過去將張獻忠擋在長江南岸。

這樣呂大器就能集結兵力追剿李自成了。

再加上有秦良玉攻武關,李自成迫於壓力只能返回關中防守。

沒有李自成作亂,中原戰事將很快得到平息。

崇禎盯著三縣的名字看了一會,低聲吩咐王承恩:“給呂大器寫一道公文,讓他把這件事查清楚。”

王承恩剛要離開,範景文輕咳一聲:“陛下,臣好像知道一些原因。”

“哦?”崇禎抬眼看向範景文,“說說看。”

範景文平日裡不顯山不露水,擺出一副人慢悠悠什麼都不懂的樣子。

其實崇禎知道,這些都是他的偽裝。

真正的範景文做起事來雷厲風行,六部事務全都懂。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