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湖广风云起(1 / 2)

 歷史古代 / 穿越 2187 字 2023-12-18

李邦華盯著手裡的公文看了又看。

上面寫明讓杭州府、蘇州府在十天內準備五萬石糧草,然後根據錦衣衛的命令伺機送入湖廣。

購買糧草的錢由錦衣衛出,不用地方衙門負責。

由於籌糧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這種事只能交給地方辦理。

李若璉找到他也算合情合理。

“李若璉,你有錢嗎?”李邦華放下公文,隨口問道。

“我沒現銀,但是有銀票!”李若璉從懷裡抽出一張銀兩拿在手裡晃來晃去,“大明錢莊南京分莊已經籌建完成,第一批銀兩也已運到,我只需憑藉手裡的銀票就能領取相應的現銀!”

“哦?錢莊由何人負責?”

“不瞞閣老,大明所有錢莊都是錦衣衛負責日常業務,東廠負責管賬,地方衙門負責管理存銀,司禮監負責查賬!”

李邦華點了點頭,對崇禎的管理能力愈發佩服起來。

管理的精髓在於放權和互相監督,而不是單純的信任某一個人或者群體。

崇禎確實是這麼想的。

他設立大明錢莊南京分莊時考慮了各種因素。

首先錢莊是對外的,太監們肯定不適合拋頭露面,再加上錢莊有收集情報的任務,所以他讓錦衣衛負責對外業務。

為了防止錦衣衛私吞錢財,他讓東廠負責管賬。

錢莊有大量現銀,如果自建銀庫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業務多還好,業務少的時候錢莊會陷入虧損。

綜合利弊後,他決定把錢莊的錢放入南京應天府的銀庫,這樣將成本轉嫁後可以保證錢莊不虧損。

嚴格意義上來講,錢莊是崇禎成立的第一個國營企業,也是最後一個國營企業。

是的,他沒有建立其他國營企業的打算。

國營代表著壟斷,壟斷不但影響經濟運行效率,還會阻止科技進步。

想發展科技必須引入競爭。

崇禎根本不擔心經濟命脈掌握在別人手裡(小黑板:經濟命脈一般指對國家非常重要的行業。)

大明朝現在的經濟命脈是農業!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農民和農業都是大明朝的重中之重。

除了農業,剩下鹽、礦,朝廷都嚴格把控。

適合遠洋貿易的絲綢,瓷器等行業也都在朝廷的掌握之中。尤其是瓷器一行,官窯的瓷器製作水平領先民間好幾個版本。

崇禎不想搞國營企業還有一個關鍵原因,那就是一旦大明朝的國營企業多了,相應的員工也會增多。

在那個時代,這些人都是特權階級。

能不能真心給朝廷辦事放到一邊,他們得到權力後肯定會想方設法欺負壓榨百姓。

這是崇禎所不能容忍的。

在心裡稱讚完崇禎後,李邦華拿出欽差大印,鄭重其事地在上面蓋了章。

李若璉心滿意足的收好公文,目光再次看向桌子。

盤子裡還有一半糕點沒吃完呢。

李邦華嘴角抽了抽:“李若璉你別光盯著吃的了,讓你辦的差事怎麼樣了?”

李若璉戀戀不捨的收回眼神:“錦衣衛辦差,閣老儘管放心。南直隸下轄的十四個府,四個直隸州都已經派出了錦衣衛暗查,再有四五天就會將各地官員的官聲(為官的聲譽)收集回來。”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最新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