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初露才华(1 / 2)

 年代 / 現代言情 2162 字 2023-06-20

雖然雞舍裡面收拾的乾淨,可還是有股子味道。但潘永明幾人卻在裡面待了好半天。

認真的聽著柱子給他們講解這個雞舍的不同之處。

回去的路上,潘永明意味深長的說道:“把這個養殖方法記下來。看來這個向陽公社遠遠比咱們想象的要複雜啊。”

第七生產隊。

潘永明、周雪峰、楊繼軍、肖剛站在一戶人家院子裡。

潘永明:“大嫂,這就是你家養的兩頭豬?”

女人笑道:“可不咋地,我就差把它倆供起來了。咋樣,胖乎吧?”

周雪峰:“肥頭大耳,白白胖胖的,您照顧的挺好。”

女人說道:“上次交豬的時候,我比隔壁養的多十斤呢,多拿不少錢。”

周雪峰問道:“你們這不是按照公分分嗎?”

女人說道:“不按,於主任給定的規矩。這豬分到戶裡了,就按照豬的重量分。還別說,這下子大家可積極了,誰也不偷懶。”

潘永明沉吟道:“分豬到戶,這又是個好辦法。”

這於衛民不簡單啊!

第六生產隊。

潘永明:“你們隊地挺多啊!”

村民感慨道:“我們隊都是鹽鹼地,之前種啥啥不行。也是這兩年產量才提上去的。”

“要不說還是得學知識。下放戶裡有幾個農學專家,盯著幫我們提高產量。”

“聰明人一個主意,那頂我們幹上半輩子的經驗。”

潘永明幾人腦子裡像是有什麼東西閃過。

“下放戶裡有很多這樣的專家嗎?”

村民看了他們一眼,有點兒嫌棄他們見識少。

“我們公社之所以發展這麼快,人家那些下放戶可沒少幫忙。那是啥人都有,懂機械的,懂農藥的,懂種植的……更別提還出了一群老師。”

所以,當年於衛民把這些下放戶都要走,本來就是算計好的?而不是什麼為了縣裡分擔?

突然有種降了智商的感覺,潘永明幾人有點兒自閉了。

第四生產隊和第五生產隊是挨著的。

潘永明幾人站在林子裡,看著地上一塊塊兒的蘑菇地。

不得不說村民們很會利用空間,除了走路的地方基本能刨坑的地方都刨了。

肖剛:“老鄉,這都是種的蘑菇?在林子裡,就用玉米芯就能長?”

“可不咋地。這蘑菇就喜歡陰涼的地方,曬著反而養不活。種一次能長五六茬兒呢,產量老高了。”

肖剛:“這蘑菇收了後放不住吧?”

“可不麼,我們還得摘回去曬乾了才行。麻煩是麻煩點兒,但是就能放很久了。還能坐輪船賣到外國去。聽我孫子說還能幫國家賺那啥?”

潘永明接話道:“外匯!”

“對,對,外匯,就這詞兒。”

……

第三生產隊。

第三生產隊就自己買了個榨油機,也弄了個榨油作坊。

因為是小型榨油機,一次性產油不多。所以幾乎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在榨油。

潘永明:“老鄉,你們這大豆不用吃嗎?有這麼多餘糧用來榨油嗎?”

“對啊,自打改變種植品種,把沙地種大豆後,再用大豆和別的生產隊換玉米。我們就不愁吃了。”

瘋了!七零睜眼,我帶空間全家穿完本線上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