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双方的算计(1 / 2)

 年代 / 現代言情 2215 字 2023-06-11

曹秀問閨女:“你爸和你弟呢?”

於悠:“我爸一早就去公社忙活了,我弟上學去了。”

曹秀:“自打做了這個公社主任,你爸可成了大忙人了。”

於悠:“那咋整,下面八個生產隊呢。我爸現在還沒走過來一遍呢。”

……

此時的於衛民,的確在各個生產隊裡四處視察。畢竟紙上談兵不如實地看看。

比如今天他來的這個第三生產隊。

這個生產隊其實地理位置算是好的,生產隊的地也達到了人均三畝。

是人均最多的地的生產隊了。

但是,土質不好,一半兒是沙地。

第三生產隊孫大海說道:“我們糧食不夠吃,集體田全部用來種冬小麥和玉米。可這沙土地它產量低啊,累死累活種半天都不了多少。”

於衛民……

沙土地儲水能力差,保肥能力也差,因此更適合耐旱農作物和根莖類農作物。

種的東西不合適,自然產量高不了了。

看來他得把向陽公社幾個生產隊的集體地都走訪一遍,按照土質進行一個細分。

統一計劃,哪塊兒土地種什麼。

交完公糧後,幾個生產隊之間統一進行一次交換,這樣能充分利用起來整個公社的土地。

於衛民說道:“孫老哥,你把你們生產隊的土地統計一下,多少畝正常地,多少畝沙土地,多少畝菜地。”

孫大海說道:“這還用統計?我們就靠著地吃飯,早就都裝在心裡了。”

“我們村一共有一千畝四百畝土地。包括六百畝好田,六百畝沙地,兩百畝菜地。”

於衛民拿著本子刷刷幾筆記了下來。又看了看好田,和菜地的土壤質量,全都記錄好。

孫大海:“於主任,咋樣?有辦法不?”

於衛民看著幾個村幹部都滿懷希望地瞅著他,肯定道:“有!”

“你們先別急,等我把這幾個生產隊都轉完,公社會出一個統一的方案出來。”

“今年,讓咱們公社的人,都吃上飽飯才行!”

孫大海幾人嘴裡連連說著,“好,好哇!”。甚至年老的村書記還低頭抹了抹眼淚。

他們也能和第一生產隊似的,頓頓飯吃上玉米餅子了!

而不是喝上幾口稀粥,人都軟的走不了多少路。

有了具體的方案,於衛民也不多做停留。回去休整休整繼續去下一個生產隊。

倒也不是他多麼勤快,而是現在的情況,必須先把所有生產隊摸一下底,才好制定後面的方案。

他一個種子公司的老闆,到了七十年代,還真安排起老百姓種地了。

該說不說,這也算是他和這個時代的一種緣分呢。

空間裡。

於悠打算買點七十年代的紙尿褲給她媽送去。

照顧小娃娃真是廢大人,她媽這麼沒精神的樣子,她可是好多年沒見過了。

作為親閨女,自然是不能讓媽媽吃苦了。

打開商城一陣搜索,還真有七十年代的紙尿褲賣。

價格不高也不低,都是1積分1包,只是片數有些差別。越大號的片數越少。

於悠算了算,這倆外甥消耗量真是不少。

就算是省著用,白天用尿布,晚上用紙尿褲的話,一晚上一片的話一個月也得六十片。

最小碼XS碼一包能有30片,一個月得用兩包。

瘋了!七零睜眼,我帶空間全家穿完本在線免費看